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熟虞山言子墓

(2011-08-18 16:23:36)
标签:

杂谈

        谒虞山言子墓

常熟虞山言子墓
   言子(公元前
506—443年),名偃,字子游,又称叔氏,常熟人。春秋时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后人尊称其为言子。言偃比孔子小45岁,应是孔子晚年的学生。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言偃为七十二贤人之一。

言子墓道与仲雍墓道平行于虞山东麓。拜谒过仲雍墓之后,见左侧山坡上有条游客踏出来的小道通向北面。猜想这条小道可通向言子墓。果然,横穿过几十米崎岖的小道,便见一条盘山公路蜿蜒而上,旁边有一座杏黄色墙围起来的院落,里面正是言子墓。这时我才想到,上午虞山公园里的游客指引的线路是正确的,只是我在树林中走了好长一段寂寞的小道,看不到路牌,心里产生狐疑,便折返下山,白白多走了许多山路。既然到了山上,言子墓就只能从上到下参观了。不过为了叙述得清楚,还得从公路边的“言子墓道”开始记述为好。

在常熟北门大街路边,言子墓的头道墓门差不多与仲雍墓门平行而立,中间相隔不到100米。三门四柱的墓门正额刻有“言子墓道”四个大字。中间两根石柱上刻的柱联是“旧庐墨井文孙守;高垅虞峰古树森”。左侧边门额刻的是“乾隆三十常熟虞山言子墓
三年岁次丁亥三月廿八日建
”,右侧边门额刻的是“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裔孙如洙等恭立”。石坊旁边立有一块石碑,上刻“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言子墓”。在墓门北侧草坪上立有一组花岗岩雕塑。竖着放置的雕塑内容为言子与孔子的故事;平放草地上的石块上刻有《论语》中记述的几段孔子与言子的对话。其中《论常熟虞山言子墓
语·阳货篇》记载的是: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到子游做县长的武城县去办事,到处听到弹瑟和唱歌声。孔予微微一笑说:“杀鸡哪里用得着宰牛刀啊!”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到老师说:‘君子学道就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道则容易管理。”这时,孔子对随行的学生说:“你们听着,子游讲的话是很对的啊!我前面说的,是开的玩笑!”

言子墓道石坊,山脚下有条小溪名“影蛾川”,溪上建有一座石桥名

常熟虞山言子墓

文学桥”,都是古人为纪念言子而建的。过了石桥登上几十级台阶,便是第二道石坊,坊额为“道启东南”。此坊建于
乾隆二十三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首次南巡来到苏州,言氏裔孙言汝泗前往迎驾,得乾隆御书道启常熟虞山言子墓

东南四字,遂于乾隆二十三年在言子墓道修建石坊,以彰荣耀。石坊背面镌刻灵萃勾吴四字,是说言子是南方的精英。

“道启东南”石坊左侧山坡上有座新建的三间祭殿,名“崇祀堂”。匾额为常熟虞山言子墓

当代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先生题写。后壁正中墙上画有一幅线刻言子像。两侧立有两块石碑。左侧石碑上刻的是七十七岁爱新觉罗曼翁书写的,明代太子少师长洲高僧广孝化的《瞻子游遗像》诗一首:“
文学传家数百年,长松深处古祠崦。

青瓜延萝宗枝茂,丹桂流芳子孙贤。

礼乐四方遵教化,弘歌百里熹相传。

我来蹔谒虞山下,瞻仰光风凛凛然。

常熟虞山言子墓

右侧石碑上刻的是中国书协主 席沈鹏先生书写的“录明顾宪成《虞山言子祠记》”词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群蒙。

  再向上,墓道边一小块平地上建有一座“御碑亭”。细看碑上文字是“乾隆十常熟虞山言子墓

六年(1751年)皇帝遣经筵讲官刑部左侍郎钱陈群致祭言子”的祭文。

  踏着台阶继续向上攀登,前面又是一座三门四柱冲天石坊,坊额是“南方夫子”。此石坊由清代雍正年间江苏布政使鄂尔泰所建,意在称赞言子为孔子在南常熟虞山言子墓

方的传人。《论语·先进篇》记载:“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段话是说,孔子的学生中,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口才好的有:宰我、子贡。能执掌政事的有:冉有、季路。能掌握文化典籍的有:子游、子夏。其中,子游就是言子。还有一段记载言子向孔子请教孝道: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段话是说,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现在说到孝道,都认为能养活父母就行了。而犬和马也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不恭敬的话,这和饲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这些记载都说明言子向孔子学习得是很认真的。所以被后人尊为“南方夫子”。

  过了第三道石坊,后面就是一圈杏黄色的围墙。进入围墙还有几十级台阶。登常熟虞山言子墓

上台阶是一圈用黄石砌筑的罗城,里面就是言子墓。墓前没有立墓碑,墓后却有两块墓碑镶嵌在石墙上。一块碑上刻的是“先贤子游言公墓”,细看此碑为明崇祯九年(1636年)苏松巡按御史路振飞所立。另一块上的字则看不清了。据言氏常熟虞山言子墓

谱牒记载,西汉武帝时,17世裔孙言成大始修祖墓,后渐荒芜。至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常熟县令王爚下令对言子墓道进行保护。明弘治十年(1497年),常熟知县杨子器重修言子墓并树碑立石。明嘉靖二十七年(1543年),巡按御史陈九德复立碑植树。以后历代均有重修或扩建,遂成目前格局。

  游无锡鸿山泰伯墓,引出虞山仲雍墓。寻访常熟仲雍墓又找到了虞山言子墓,并了解到言子与孔子的故事。旅游确是一件快乐并增长知识的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