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县蔺相如墓

(2010-11-23 19:50:42)
标签:

杂谈

                      拜谒蔺相如墓

http://s6/middle/5314b952n95b70b66b395&690
   我们在洪洞县游览过“大槐树祭祖园”之后,便驱到洪洞县东邻古县拜谒战国名相蔺相如墓园。

  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位重要人物。脍炙人口的成语“怒发冲冠”“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将相和”都是讲的与蔺相如有关的故事。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原来蔺相如出身很低微,是赵国宦官头领的一个门客。有一年,秦王知道赵国得到了一块稀世珍宝“和氏璧”,便向赵王提出以15个城池换取“和氏璧”。正当赵王为难之际,缪贤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于是王召见,问蔺相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壁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这段对话,反映了蔺相如正直而果断的处事风格。蔺相如到了秦国,将玉璧当堂交给了秦王,秦王拿到了玉璧只顾与身边的人传赏玉璧,只字不题交换城池之事。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壁,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壁,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戎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这段描述,反映了蔺相如机智勇敢,威武不屈的大无畏精神。等到秦王斋戒五日,要蔺相如献出玉璧时,蔺相如则坦率地对秦王说:“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一篇理直气壮的话说得“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不得不“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蔺相如第一次出使秦国就完璧归赵。在这之后,秦国发兵夺了赵国的石城。又过了一年,突然进攻赵国,杀了赵国二万人。在这种情况下,秦王派使者约赵王到渑池相会。这时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到了渑池与秦王相会时,秦王想占一点赵王的便宜。于是说:“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见了,不卑不亢地对秦王说:“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悦),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以一介匹夫无所畏惧地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蔺相如的杰出表现,得到了赵王的赏识,被封为赵国上卿,位列大将廉颇之前。廉颇觉得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知道后,尽量避着、让着廉颇,防止摩擦。这样一来使蔺相如的门客产生了误会,都为蔺相如太懦弱而感到害羞,甚至有人提出辞职不干。于是,蔺相如只得推诚置腹地跟门客说:“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写完这篇列传后不无感慨地评介蔺相如:“知死必勇(准备死的人必然勇敢),非死者难也(死并不难),处死者难(把握好这个死,是很难的)。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太史公如此高度评介一个历史人物是不多见的。

  我们真是怀着对蔺相如的崇敬心情去寻找他的故里和墓地的。从旅游地图上看,蔺相如墓在古县最南端的郭店镇附近,我们驱车35公里到了郭店,一路上问了好多人都不知道有蔺相如墓在哪里。后来在一个小村子上碰到两个年轻人。其中有个人指着远处的山头说,他有次上山采药看到过一个古墓。另一个小伙子说,他听村上老人说那是唐朝罗成将军的墓。说完,拿起手机拨通了他朋友的电话,他朋友在电话里说,古县县城里有一座蔺相如公园,可以前去找找看。听他这么一说,我们只有到古县县城里去找了。从郭店到古县县城又是30多公里。还没进县城我们就看到了建于城郊的蔺相如公园。公园规模很大,公路边是一个相如广场,广场中央立有http://s5/middle/5314b952n755f1b5e8c24&690
一尊蔺相如的雕像。两侧是商业街,不过商业街上门可罗雀,全部关门停业。广场西南侧是一片空旷的低洼地,一边修了一个大池塘,一边建有一座相如纪念馆。我http://s3/middle/5314b952n95b715aefc52&690
们本想进纪念馆参观一下,了解一点蔺相如的历史。只见大门紧锁,馆内馆外空无一人。找到了相如公园,还是不知道相如墓在那里。这时已经中午时分,我们决定http://s5/middle/5314b952n755f1c80d764&690
到城里吃饭时再打听。来到一家饭店,里面人鼎兴旺,我们逐一讯问,还是没有人知道蔺相如的墓在哪里。趁厨师上菜的时间,我便跑到附近的司法局、教育局里去讯问,结果不是中午回家吃饭,找不到人,就是一问三不知。我不相信蔺相如的故居,就没有人知道蔺相如的墓地。吃过中饭,我把车开到了古县县政府办公大楼前。走进政府大楼,值班人员就前来问话,我说要找蔺相如墓。他说要下午三点上班。我说有没有不回家吃饭的,找来问一问。值班员帮我找来一位青年人。青年说,蔺相如墓在北平镇。我拿出地图一看,北平镇在古县的最北端,编地图的人正好把蔺相如墓标了一个反。谢过青年人,我们便开车向北平镇前进。县城到北平45公里,且有一段是盘山公路。到了北平镇,便看到了一座花岗岩牌坊,挂的匾额分别是“
南通古岳”、“东控蔺河”。但蔺相如墓在倒底在哪里呢?还是要下车问http://s4/middle/5314b952n95b72874a443&690
讯。村民说,蔺相如墓在李子坪。去李子坪有两条可走,一条近一点,但路况不好;一条远一点,路况好。他建议我们走路况好的一条路。我们按着他指的方向前进。而一进入山区,路上根本找不到人问讯。到了叉路口,只得约摸着向前走。绕过一座山梁,到了李子坪路口,去李子坪是一条下坡的土路,路面被雨水冲得沟壑纵横,坑坑洼洼,看上去这条路根本就不能开汽车,但上去了,只得硬着头皮向前开。大约走二公里,见到李子坪村了,再问蔺相如墓的位置,村民指着村东口说,出了村路边就是。到了村东边,全部是新铺的沥青路面,原来应该走东边这条路的。我们看到路边耸立一对高高的阙门,知道这就是蔺相如墓了。下得车来,见一http://s4/middle/5314b952n755f1e446a83&690
条笔直的墓道直达山脚,墓道两边立有古旧的石人石兽,气氛庄严。圆形的墓堆用http://s7/middle/5314b952n95b73825a696&690
一圈整齐的块石围着,墓顶上青草翠绿,颇有生气。墓前立有一块石碑,上刻“
赵上卿蔺公相如之墓”。墓旁一棵大树足有二、三人合抱粗,见证了这座坟墓的历http://s8/middle/5314b952n95b73c2aa717&690
史。

  蔺相如墓地所在村庄为什么叫李子坪呢?据说,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逼秦王击缶,一直使秦王耿耿于怀。秦国灭亡赵国以后,蔺相如后代为避免秦王的报复,蔺氏全族移居赵城,并将“蔺子坪”名改为“李子坪”,保护了蔺相如长眠之地的安宁。

  为了找一座古人的墓,走遍了古县南北,但我们感觉值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