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安宁曹溪寺

标签:
杂谈 |
有两个恕目金刚,象是寺庙的守护神。高悬门楣的“曹溪禅寺”匾额金底黑字,要红漆门柱的映衬下,显得富丽堂皇。门外墙上镶嵌“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石碑。相传,唐代禅宗六祖慧能的弟子来此建寺,以地形颇似广东韶州曹溪宝林寺(慧能兴佛之寺),故取名曹溪寺。曹溪寺大雄宝殿保留宋元建筑风格。殿前檐下有个小圆
窗,相传每逢甲子的中秋之夜,即有“月映佛肚”的奇景,称“天涵宝月”。后殿“华严三圣像”为宋代木雕。寺内还有许多古迹珍品,最著名的是“三绝碑”。为明代“重修曹溪寺记”碑刻。所谓“三绝”是指由名人杨慎撰文,写曹溪寺名胜,由明代著名书法家萧屯集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的字体镌刻而成。寺中还有明代崇祯皇帝御笔“松风水月”四字石刻,字大盈尺,笔力刚健。据说,这块石刻本是崇祯
皇帝题给一个大臣的私家园林的,曹溪寺的和尚见了便把它拓来刻在寺内。因崇祯帝一生题字不多,这块拓片石刻便显得有点珍贵。寺内珍贵的还有一株元代栽植的梅花,至今已有七、八百年。是中国现存的11株古梅之一。1995年,被中国梅花协
会的专家命名为“曹溪宫粉”。还有一株栽植于元代的“优昙花”。明代杨慎、徐霞客游曹溪寺时对其都有过详细记述。每年5—8月花朵陆续开放,下午七点即可见到花朵抖动,十多分钟达到盛开,被誉为佛门的灵瑞吉祥之花。因曹溪寺建筑年代
久远,寺院内多有参天古树,冬天看时犹觉得古木森森,幽静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