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建水燕子洞

(2010-02-08 17:28:34)
标签:

杂谈

                   游建水燕子洞

  记得好多年前就看到过关于“燕子洞”的介绍,但已记不清是哪个地方了。这次到云南旅游,看了有关云南的旅游资料,才知道燕子洞在红河州的建水县。

  1月8日上午8点半我们从个旧市的“红河大酒店”出发,向建水县的燕子洞景点前进。个旧到燕子洞都是高速公路,52公里路程,景点就在高速公路边上,很方云南建水燕子洞
便。上午9:30时我们就到了景区。门票80元,老年人优惠半价,40元/人。但进洞一定要配一名导游,30元。燕子洞景区的外部环境做得不错,他们利用石灰石风化云南建水燕子洞
后千奇百怪的象形石,做了不少类似于太湖石的景点。

  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道教龙门派第二十一代观主段至罡的墓,以及其他一些道士的墓。看来燕子洞与道教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再向前是一座花岗岩“升仙云南建水燕子洞
坊”,牌坊两侧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
何处问津来桃花依旧随流水;此间有仙趣燕子凭谁作主人”。描绘燕子洞无比的神奇与奥秘。再走过一段山路,前面是洞窟了。但见烟薰火燎的山洞里塑有几尊道教偶像。有些山洞是空的,但洞顶薰得黑乎云南建水燕子洞
乎的。大概是当年修炼的道士在洞里生活的痕迹。走出道教洞窟,前面是一块平地,边上围着花岗岩栏杆,走到栏杆边,只见对面是一个大岩洞,岩洞下面是一条地下河,河上有一座钢索吊桥,岸边停着几艘游船。洞口挂满了钟乳石,钟乳石上云南建水燕子洞
倒挂着许多红红绿绿的牌子。导游说,这就是有名的燕子洞了。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循着台阶往下一步步向吊桥走去。吊桥入口建有一个门洞,门洞两侧挂有一幅云南建水燕子洞
对联“
人来往如梭观其仙境回味无穷;燕奔波似箭筑之天堂吐精不息”

  走进岩洞才知道燕子洞下面全部是地下河流。洞宽约十来米,洞顶高度最高处为67米。地下河一边修有一条宽约3米的人行步道。导游说,燕子洞所以有名,是每年4月份都有70多万只雨燕从马来西亚飞来产卵,孵化并哺育小燕子,到9月份离开云南,飞回马来西亚越冬。飞走的时候带上小燕子就有100多万只了,所以十分壮观。

  我们问导游,在其他岩洞里也有雨燕来做窝吗?导游说,在云南就此一处,而且云南建水燕子洞
几千年来从没有变化。导游又说,雨燕的窝是把它的唾液吐出来做成的,这就是名贵的滋补品“燕窝”。每年等燕子回到马来西亚去越冬后,就有专门的攀岩高手攀上去采摘燕窝,经过加工,就是高档滋补品燕窝了。我们问,燕子洞每年可采摘到多少燕窝?导游说,每年大概可收获400多斤成品燕窝。我们又问,马来西亚雨燕到云南燕子洞来做窝产卵,这种现象延续了多少年了呢?导游说,雨燕每年春天来,秋天去的活动规律不知道已经延续多少年了。我们又问,现在燕子洞开发成旅游景点后,旅游旺季成千上万的游客进洞参观,有没有影响雨燕前来生儿育女呢?导游说,没有。因为燕子每天天刚亮就出洞,傍晚才进洞。正好与游客的参观时间错开。每年夏天,刚孵化出来的几十万只小燕子在洞里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小燕子的叫声往往能盖过游客的讲话声。啊!那是一个多么热闹的场面呀!我们有点惊呀。导游又说,那时候进洞游览,还很有可能被小燕子的粪便淋着呢!我们又问,小燕子在岩洞里有没有天敌?导游说,岩洞里有些蝙蝠,刚孵化出来的小燕子有时也会成为它们的美餐。

  我们走到燕子洞的深处,看到了一个非常大的岩洞大厅,据说可以容纳一万多人。大厅里有现场制作的燕窝制品。我们觉得有点累,便点了一份“燕窝粥”和“燕窝糕点”。一边休息,一边品尝燕窝食品,倒也很有意思。

  燕子洞本身只是一个溶洞,下面有一条地下河,与其他溶洞没有特别之处。关键的是燕子洞里每年有燕子前来筑巢产卵,其它洞里就没有。所以,我们只对燕子洞里的燕子和燕窝感兴趣,对洞里的溶岩景观和钟乳石则一点兴趣都没有。我们吃完“燕窝食品”,就乘上一条游船赶快出洞了。因为进洞时导游就跟我们说,游完燕子洞可在洞口观看攀岩高手的攀岩(意为采摘燕窝)表演。由于旅游淡季的游客不多,到了洞口一看连我们才六个人,但表演还是照常进行。导游让我们鼓鼓掌掌欢迎表演者出场,掌声刚停,只见一个身穿红色衣服的年轻人,在48米高的洞顶岩壁云南建水燕子洞
上慢慢攀了出来(给前一个旅游团队表演时是顺着崖壁攀上去,到我们观看时再按原路攀下来),只见他在溶岩之间如猴子一样灵巧的攀爬,身轻如燕,不系任何绳索。三、四十米长的一段崖壁,只十来分钟就下来了。真绝技啊!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导游指着洞口钟乳石上倒挂着的各种牌匾说,这些也都是他们挂上去的,我们抬头仰望岩洞口高达五、六十米倒挂着的钟乳石,想不通他们是怎样把那些牌匾挂上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元阳哈尼梯田
后一篇:云南抚仙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