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教育宽松背后并不宽松
(2009-10-20 11:46:09)
标签:
美国小学“美式”教育教学模式英语综合能力家长瑞思瑞沃迪教育 |
分类: 我眼中的美国小学 |
在很多人眼里,“美国小学”的孩子课时比中国孩子少,家庭作业却没中国孩子多,教学模式十分宽松。而且在“美国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可以很随意的坐立,很自由的当小老师,而我国从来都是要求孩子遵守秩序,严于律己,讲求整齐划一。
这是否就意味着宽松的“美式”教育毫无规则可言呢?
不是这样的。“美式”教育可以说是“形散神不散”。它不拘泥于形式,却在课堂前后潜移默化的培养出了孩子的规则意识,以及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在“美国小学”课程开始之前,孩子们要按照教室橱柜贴的相应标签,有条理的放置各种物品,如水杯、书包、练习本等等;课堂练习时,孩子们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任务,任务难度逐步增加,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求知欲。但值得注意的是,与我国不同,“美式”教育的课堂任务绝不仅仅局限于做作业和小测试,他们要完成的任务更加灵活,比如在高科技多媒体课件模拟的场景中买东西或制作某主题海报等等,通过小组合力完成也是“美式”教育的一大特色;课程结束后,孩子们还要“汇报”学习成果,进行主题演讲,如:学习了不同动物的习性,孩子们就要制作有关动物习性的报告,包括图片和文字,并用英文描述出来。
可见,“美式”教育宽松背后并不宽松,课堂教学从准备到结束,孩子们都要集中精力,做好“分内事”。同时教学内容也讲究循序渐进,孩子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充分发挥主动创造力,学习思维也得到锻炼,以致学到更多东西。而在我国严格的公立教育模式下,家长和教师帮助孩子分清是非好坏,导致孩子的创造性被不断抑制,从而失去基本判断能力,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更无从谈起了。
我国的教育并非一无是处,它重视知识深度的学习,孩子的整体知识体系比较完善,而“美式”教育作为补充,可以更加广度的兼容知识与能力,让孩子不仅学到知识,更加懂得运用这些知识。孩子若在我国传统公立教育模式下,进行“美式”教育的学习,这样可以有效弥补公立教育的不足,让孩子不仅有知识,还具备更强的英语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