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年级无升班考试 美国小学教师为何那么累

(2009-03-12 11:10:12)
标签:

教育

美国小学

少儿英语

学科英语

瑞思

英语培训

英语学习

瑞沃迪

分类: 我眼中的美国小学

1-5年级无升班考试 <wbr>美国小学教师为何那么累

在中国人眼中,美国的教育是轻松的,这种轻松不仅针对接受教育的学生,更针对施教的老师。但是,那是你没有真正的理解美国的教育理念,更没有深入的了解过美国教师的具体工作。就是在看似轻松的教学环境中,美国老师的工作量是很大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美国小学的老师那么累呢?

 

没有课本和考试老师怎么办?

 

和中国不同,美国小学1-5年级是没有升班考试的。到期末或年终,老师会进行一些课堂测试,来评定孩子的学习成果。还有更加不可思议的是,美国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是没有统一规定的课本的。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的内容如何选择,知识如何传授都成了老师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在美国,小学老师就成了所有课程安排和实施的“编剧”兼“导演”,备课成了老师最重要,也是最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一。

 

美国小学的教学目标非常概括,通常是这样规定: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学会乘法或是学会地图知识。但其中所有具体的知识点都需要老师思考,如何穿插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同时考虑到学生能否接受,怎样制定课程学生会更容易接受等等一切现实问题。可想而知,美国小学的老师并不是照本宣科就可以完成教学目标的。

 

我教一堂美国小学数学课

 

记得在美国小学当老师的时候,我会为我的一堂数学课准备四十多页的教案。这在我回国后,和很多中国的小学老师谈论起来时,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美国,知识的教授不会直接引入概念,让孩子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识记。而是每一个知识点的传授都遵循孩子的接受思维和理解过程。就像我经常和国内的教师朋友提到的我的那节数学课,只是讲授4²=16这样一个算术式,我花费了四十多页的纸张来写教案。

 

因为首先要知道,老师面对的孩子不是一个,他们在理解力、表达力、运算能力、对数字的敏感度等等方面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之前,要预想孩子的理解层级。需要为不同侧层级能力的孩子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案。仅仅是4²=16这样一个运算算术式,可能有些孩子在学习之前连4这个概念还没有理解,那么就需要从感性认识进行引导。也可能有的孩子对平方不理解,那么我就要利用准备的相应教案应对。总之,是让孩子逐步的认识和理解概念,而不是直接把概念抛出来。

 

听起来这个教学过程就很复杂,其实这在美国小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那里所有的小学教师都会在上一堂课之前准备厚厚的教案,分解所有课堂上会出现的问题,然后形成详细的引导方案。

 

美国小学老师“追踪式”教学

 

我回到国内,发现老师在教学方式上和美国有很大的差别。可是说,这种差别是根本性的。中国的老师是把知识灌输给孩子,拿考试的分数检验结果,而并不考虑孩子是否真正学会了这个知识,是否真正学会了获取这个知识的能力。因此,美国小学的老师会在课堂上不断的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反应,从而决定使用不同的教案进行引导。

 

在引导的过程中,让孩子清楚由形象到理性的逻辑、类比等思维过程。当孩子真正理解了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其实也是美国小学老师要达到的最终教学目标,就是能力的获得。

 

这个教学过程是很辛苦的,老师从编写教案开始,就像一个“追踪者”,时刻考虑如何让孩子自然而有方法可循的进行知识学习。这就是美国小学老师为什么会很累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老师辛苦的效果是显著。美国孩子的学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非常强。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教师在这些方面考虑的就比较少。我国教师的辛苦都花费在了提高考试成绩上,忽略了孩子学习知识的感受,这样是对教育无益的。

 

中国籍的美式老师

 

美国的教育是如此,现在国内也有了利用这样的授课模式进行教学的机构,就是瑞思学科英语。它完全按照美国小学的要求培训瑞思的老师,从开始进行入职培训的时候,就开始接受美式的教育理念,完全扭转中国的传统教育思路,授课准备和课具体技能都和美国的教育思路一致,是我在中国看到的最原汁原味的美国小学教师授课模式。

 

也许有的家长会提出这样的质疑,中国的老师可以达到美国老师的教育水平吗?其实我可以说,这与国籍没有关系,美国小学的教育模式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使用,大部分也都是本土的老师授课,最主要的是教育思路要正确,明确要给孩子什么。瑞思在这方面工作做得很到位,老师的培训和教案的设计都完全秉承美国小学的教育精神,那就是:做孩子学习知识和能力的桥梁。

 

这种在中国看来是全新的授课方式是对传统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对中国孩子能力习惯化非常有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