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顾孟洁:逆向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原则——一步到位走出相对论迷宫的两把金钥匙

(2021-03-08 11:20:05)
标签:

转载

逆向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原则——一步到位走出相对论迷宫的两把金钥匙

[转载]顾孟洁:逆向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原则——一步到位走出相对论迷宫的两把金钥匙

顾孟洁

(北相学派科学家)

一、 走出"迷宫″,需要"密钥″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其问世之日起,便引发重大争议: 进行MM实验的主角[美]迈克耳逊为其实验引出来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怪物而饮恨终生;"洛伦兹变換″的主创[荷]洛伦兹直至临终都对相对论持怀疑态度。其实,相对论的最大的怀疑者,正是爱因斯坦自己: 他在70岁时,坦言自己所提出的概念没有一个是能牢固的站得住的;他于1927年写给一位友人科内莉亚·沃尔夫的自咏诗中称:"偶尔清醒时我竟会怀疑, 真正发疯的莫不是我自己″;最后,他曾坦率地对中国物理学家周培源说过:"将来推翻相对论的一定是中国人!″

    但自1905年[德]普朗克起,之后的[法】郎之万、[波]居里夫人以至[英]爱丁顿等一众 学界大腕,为其捧场和造势,通过名人效应和知识传播(媒体造假)的一系列过程,把爱氏推上了学界至尊的地位。而更严重的是,爱氏及其门徒,把"相对论“演绎″成了一部实际上无人能懂的"天书″和惑乱世人的"旷世迷宫“。 及至当今移动网络时代, 对相对论正误的论战, 已在全球形成为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从官科到民科,概莫能外!

    但走出"迷宫″,谁是向导? 释疑解惑,"密钥″又在哪?

 

二、两把"金钥匙″终被发掘

    " 天无绝人之路″, 路由人走,事在人为。 2020年代是全球第四次反相浪潮的新起点。 美国第46届总统大选, 让世人看到了媒体的诡谲作用 和真相之难以披露。 但科学知识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不应该存在"政客″。 今将笔者 2021年 在中国农历"牛气″的激发下, 所觅获的两把金钥匙  摘述如下:

    第一把金钥匙:  逆向思维方式。 这是一种与探索未知常用的发散型思维方式(如头脑风暴法)完全相反的收敛型思维方式, 又是一种与常规的正向思维方式相反的逆向思维方式。 其具体的思路 是从结论往回后推,来检验它的前提;从求解回到对已知条件的分析、怀疑与思考。 对于某些问题, 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 从结论往回推, 倒过来思考, 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 使问题简单化。法拉第成功地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就是运用逆向思维方法的一项重大胜利。在对相对论的证伪中使用这一方法,可能取得惊人的效果。

    第二把金钥匙: 方法论原则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解析几何之父,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笛卡尔提出的著名的方法论原则,无论是对于创建新学说,或是鉴别那些备受世人争议的"名人学说″和"权威理论″之正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其方法论原则可简述为以下四条:

    (一)决不把任何没有明确认识其为真的东西当做真的加以接受, 而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进我的判断之中。

    (二)把我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而且适合于加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

    (三)按照次序引导我的思想,以便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上升到最复杂的对象的认识。

    (四)把一切情形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使我确信毫无遗漏。

 

三、"金钥匙"的透视和洞察,使相对论的一切谬误无法藏身

    (一)MM的实验设计先天不足 MM实验在实验物理中可用于精确地测距离或测波长,但并不等于它就具有测"以太风″的能力——因为地球表面与光的傳播媒体(介质,被称为"以太″)的相互运动关系(如有无"拖曳″以及是否存在"梯度”等)是尚未明确的。

    (二)"洛伦兹变換″是"瞎猜想″

    洛伦兹认为"物体运动时在其前进方向上尺寸要缩短″——这是他实测的结果,还是"想当然″(即为了给MM实验无果圆场)的?别人凭什么要把此话当真?

    洛伦兹在分析两个互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系时,同时用了两个观测点,于是提出了本地时间t‘和真实时间t——他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后果又是什么?

    洛伦兹变換式中连个运动主体的称谓、符号或物理量都没有,所列出的"坐标与时间的变換关系″,纯属无的放矢,与MM实验一点关系都没有,称得上是一种"想入非非″的作为——别人及后人凭什么非要相信由庞加莱于1905年正式命名的"洛伦兹变換″呢?

    (三)爱因斯坦自己瞎鼓捣“出来的"方程组″,为什么敢妄自大胆地命名为"洛伦兹变換″?

    爱因斯坦说他的"狭义相对论″用不着以太就给出了洛伦兹变換的完全证明纯属欺人之谈!    

    爱因斯坦的生造词组"光速不变″,既没有明确的概念和逻辑及实验证明,但他直接就借照洛伦兹的"样板模式″写出了x'=ct'的基本方程式,这是一种典型的"以讹传讹″。

    "同时性的相对性″,充分地反映出了爱因斯坦的白日梦(思想实验)乃是对"主-客关系″和"心-物关系″在认知上的混乱与颠倒,是精神错乱的典型表现。

    把对重力的解释和关于引力的猜想等等,自说自话地加上了"广义相对论″的大帽子,足以表明爱因斯坦缺乏对事物命名的术语学基本知识和根本不讲逻辑,把触犯学术底线当作家常便饭,却在爱丁顿们的捧场和媒体的炒作下,生造出了一个"当代科学大明星″——如果"广义相对论"成了理论物理学中的"高大上″,它势必成为"狭义相对论″的保护伞,理论物理学天空中的阴霾豈不就要永驻不散啦!

 

四、结语

    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因MM实验的"零结果″,引发了物理学界的恐慌,从而为爱因斯坦式的梦想家提供了迅速竄红的大通道,使整个20世纪的理论物理学研究呈现了"盲人骑瞎马″的乱象,并直接影响着当下宇宙学等研究的大方向(测"引力波″只是小小一例)。本文仅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若干管见。谨请识者正之。

  

北相创办20周年论文会集(2)顾孟洁:逆向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原则——一步到位走出相对论迷宫的两把金钥匙20210307 美国休斯敦:格物杂志社 顾问:卢嘉(美);卢永亮(加拿大)。吴水清总编 朱萍李根成副总编 编辑付玉华 林墩 石德华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