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你的人是我(营销篇二)
(2008-12-28 23:42:57)
标签:
就业满足需求人力资源顺毛捋教育 |
分类: 管理 |
“满足客户需求”是一个很时尚的句子,大家都会讲,但真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我院就业中心最近策划了一场人力资源(HR)经理论坛,目的是答谢西安地区著名企业的HR经理们,感谢他们多年来对我院毕业生的厚爱。
创意很好,策划案由就业中心的童青给大家汇报。一开场播放15分钟的VCR,沉重的画外男中音娓娓道来:金融风暴肆虐,对我国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使得应届大学生的就业雪上加霜……;画面中,招聘会门口人流汹涌,大学生们稚嫩的脸庞、焦虑渴望的目光。听会的人,包括我随着剧情的深入都陷入痛苦的思考中。
“小童,放这段VCR的目的是什么?”我打破了压抑的宁静。
“我们希望能引起与会HR经理的沉思,激发起他们对我们国家坎坷命运的责任感,进而对应届毕业生产生同情!”童青沉稳地告诉我。
“然后呢?”我感觉有点不对劲。
“我希望能促进他们多招收我们学院的毕业生。”童青是个有修养的小伙子,回答我这样的问题委婉但并不含糊。
“小童,你是学什么专业的?”我听完了他的结论,心中有点悲凉。没话找话地多问了一句。
“法律。”
“噢……,这样子。”我想了一会儿,有些恍然大悟,怪不得小童会这样思考问题。
法庭中,律师一般都会营造氛围和环境,让被告展现软弱与无能,不可能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目的就在于激发陪审团和法官的同情,从而做出有利于被告的判决。看来,小童是个有功底的人,上面策划案的逻辑果然有些渊源。
但是,面对金融风暴,企业高管与HR经理在正常状态下会对未来环境感到捉摸不定,制定招聘计划时会很犹豫,这段VCR会引起他们什么样的下意识反应?验证了经济形势恶化的印象,增加了茫然感。唉,能少招就少招吧!反正这么多毕业生等着呢!实在需要招新人,恐怕降低待遇那是一定的。
童青啊,小童!职场不相信眼泪,同情可以帮助减刑,但同情不会带来offer。HR经理们寻找的是能促进自己企业成功的人,他们相信实力。一群试图博取同情的应聘者们,一般只会让他们忽略和轻视。
后来,经反复讨论,我们将人力资源论坛的主要内容设计为邀请中国著名专家举办“突围”讲座,主要讲述在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出路和对策。我们认为,这是HR经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最重要的需求,当然我们也穿插了一些“顺毛捋”内容,比如论坛设在五星酒店,茶歇时的钢琴曲、女中音,穿插在讲演过程中的抽大奖等。需要说明的是,“顺毛捋”也是满足需求(比强行拔毛好),但一般而言并不是客户最重要的需求。
通过举办本次论坛,我们希望各位HR经理感受到:了解你们的人是我!牵挂你们的人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
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讲过:不要问这个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这个国家做了什么(Ask
同理,毕业生应聘的时候,先问自己几句话:这个企业是什么?需要新人做什么?我如何围绕企业的需要做应聘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