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几部由经典童话改编的电影

(2009-07-30 15:51:52)
标签:

童话

改编

电影

查理

巧克力工厂

纳尼亚传奇

彼得兔

精灵鼠小弟

夏洛的网

育儿

分类: 儿童文学评论

   陪伴孩子的经典童话,往往成为电影的素材,以原有的精美故事,再辅之以视觉效果,结果就会是一部精彩电影。当然有的时候,电影会有新的发挥,就是惯常所说的“二度创作”,因此看过原著再看电影才会有新的发现,否则,仅仅是把文字视觉化反倒会有限制读者想象力的嫌疑。

 

   《精灵鼠小弟》

几部由经典童话改编的电影

(电影比原著有名,并且改编得很成功)

 

   十年前,由哥伦比亚公司推出了《精灵鼠小弟》,由真人演员、三维动画形象和动物演员共同出演,影片很快风靡全球,以至于一个版本的原著童话书,都将电影中鼠小弟斯图尔特的形象放到了封面上。

  一个只有两英寸高的鼠小弟在人类世界里会有怎样的经历?它从排水管道里死里逃生,也差点在洗衣机里被当作衣服洗,它还参加过航海比赛,驾驶着一艘名叫“黄蜂号”的帆船赢得比赛的胜利,这看起来像格列佛游记,但对斯图尔特来说,并不仅仅意味着在巨人国的历险,它还必须面对一只时常动心思想吃掉它的猫。后来,它救了一只名叫玛加洛的小鸟,再后来小鸟不辞而别,斯图尔特毅然踏上了寻找玛加洛的路。

   鼠小弟到底能找到玛加洛吗?原著里没写,用作者E·B·怀特的话来说,《精灵鼠小弟》是一个关于“找寻”的故事,过程比结果重要,这样的结尾加上第一部的成功,《精灵鼠小弟》很快推出了第二部和第三部,不过到后来,故事已经跟原著没有太大关系,但鼠小弟依然可爱。

  相对于原著来说,电影在情节上最大的改动就是让鼠小弟被利特尔一家收养,这很好地解决了鼠小弟的身份问题,并且让鼠小弟怎么和哥哥乔治相处成为新的情节,比起“利特尔家的第二个孩子,长得像老鼠”这样的概念性的含混描述,改动更利于孩子的理解。

 

   《夏洛的网》

几部由经典童话改编的电影

电影特技为故事增色不少)

 

   很多人会认为《夏洛的网》是在赞颂友情,这个结论没错,但肯定是不完整的,其实,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

   小猪威尔伯的生存机会一直动荡不堪,因为天生发育不良,差点被农场主“处理”掉,由于农场主女儿的好心,它侥幸活了下来,一段短暂的美好生活过后,威尔伯面临新的危机:它长得越快,长得越好,就会越早被放到农场主的餐桌上。威尔伯不想这样,可是它怎么才能摆脱被同类重复了无数次的宿命呢?这个时候,夏洛,一只蜘蛛,出现了,她想出一个解救威尔伯的办法。 

   从此,在谷仓里的蜘蛛网上经常出现类似于“了不起”之类的文字,这是夏洛的作品,而且被看作神迹。一次次的“神迹”挽救了威尔伯,他非但没有被送上餐桌,而且在参加县里的比赛中得奖,农场主好好地把他养了起来,威尔伯又看到了第二年春天的阳光,然而挽救了威尔伯的夏洛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夏洛和威尔伯的关系更像一个长者和小孩,夏洛不仅让威尔伯懂得了很多人生的规则,而且从一定意义上是在塑造他。织出“了不起”、“光彩照人”不仅仅是为了给人看,更多的是为了给威尔伯一种积极的暗示,所以在看到这些字眼后,威尔伯果然做出了不起的样子,果然做出光彩照人的样子。

  电影《夏洛的网》2006年上映,情节在原著的基础上没有太大改动,电脑技术使得动物演员的表演更加逼真,片头和片尾的水彩动画很有童趣,相信孩子们会喜欢。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几部由经典童话改编的电影

(蒂姆·波顿和约翰尼·强普是一对黄金搭档,《剪刀手爱德华》也是一部不错的片子)

 

   每天都只能吃卷心菜汤的查理一家实在太贫困了,偏巧,爸爸还失业了,一家人开始挨饿。查理的家挨着一家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厂,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除了生产最优秀的巧克力外,还有很多谜团围绕着工厂,比如,15年来,工厂大门紧闭,没有看见过一个工人出入,但这里依然每天正常运转。

   一天,威利·旺卡,巧克力工厂的所有者,贴出告示:他在出产的巧克力中放了5张金券,得到奖券的人有机会参观他的工厂,并且他们还能得到足够吃一辈子的巧克力。

  整个世界都快疯狂了,很快,一张张奖券被找到。一个暴饮暴食,已经胖得像皮球的男孩第一个发现奖券,接着是一个被家人宠坏的小女孩,再接着是一个成天嘴里嚼着口香糖的女孩,第四个发现奖券的是一个沉溺于电脑游戏,有暴力倾向的男孩。

   第五张奖券在哪里呢?其实查理也非常想得到它,只不过这对于一年只有在生日这天才能得到一份巧克力的查理来说太难了。今年的生日礼物被打开,没有奖券,爷爷用自己的私房钱买的巧克力被打开,依然没有奖券,就在查理已经不抱希望的时候,幸运降临了,他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一张钱,他用来买了巧克力,而在这块巧克力里,他发现了第五张奖券。

   五个孩子到巧克力工厂参观,他们发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四个孩子渐渐失去自制,有的掉进了巧克力河里,有的变成了糖果,有的被送进了废品炉,还有的钻进电视变成了信号微粒,剩下的只有查理,事实上,旺卡先生是在为自己挑选接班人,查理赢了。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作者罗尔德·达尔是著名的奇幻文学作家,在这本书里除了释放他无边的想象力外,他还想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那四个孩子正是作者不认同的几种教育类型,而查理则代表作者对“好孩子”的想像:聪明、有爱心,并且保持孩子应该有的天真。

高科技的电影技术让《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大放异彩,蒂姆·波顿和约翰尼·强普的组合更是让这部电影显得大有看头,另外,电影的配乐也非常有特点,值得一看。

 

《纳尼亚传奇之狮子、女巫和魔法衣橱》

几部由经典童话改编的电影

(期待其他几本纳尼亚系列被改编

 

   在原著诞生半个多世纪后,2006年电影《纳尼亚传奇》的第一部上映了,很好理解,因为书中大量的场面需要依赖电脑技术的进步。

   小说虚拟了一个纳尼亚王国,在那里有各种各样精灵古怪的东西:羊怪、巨人、矮人、半人半马的动物,当然还少不了女巫,这一点和《指环王》有些类似,但相比较而言,《纳尼亚传奇》比《指环王》具有更多的烟火气,或者说家常很多,故事的主题也涉及到救赎、忠诚、宽恕之类的严肃话题,只不过因为主角是四个孩子,所以故事讲起来不会显得沉重,而《指环王》则容易激发人去探究故事背后的一些隐谕。

   《纳尼亚传奇》具有一个非常好的故事底子,有悬念:到底纳尼亚王国里面有什么?有正义战胜邪恶:大家一起打败女巫;有英雄落寞:阿斯兰舍身取义;有误会和巧合:孩子们捉迷藏偶然间进入纳尼亚;还有成长:四个孩子都是通过在纳尼亚的经历完善自我。除了这些基本的元素外,《纳尼亚传奇》还具有伸缩性很强的故事线,用一句大白话来说,就是斗争有反复,有意外,凡此种种,它已经具有成为一个好莱坞电影故事的所有条件。

   《纳尼亚传奇》原著一共有7本,2008年,根据原著改编的第二部《凯斯宾王子》上映。和其他一些根据奇幻文学改变的电影相比,《纳尼亚传奇》更适合孩子观看。

  

《波特小姐》

几部由经典童话改编的电影

    ( 由于版权存在争议,《彼得兔的故事》目前在国内没有太好的版本)

    知道彼得兔的人一定比知道波特小姐的人多,这只淘气的小兔子从上个世界初就是很多孩子枕边的小伙伴,而把彼得兔从森林带到人间的正是碧雅翠丝•波特,她被称为上个世纪的J·K·罗琳。

   《波特小姐》是一部根据碧雅翠丝•波特生平改编的传记片,它讲述了彼得兔的诞生过程。波特小姐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中产阶级小姐,按照一般习俗,她将接受传统的淑女教育,待成年后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男士,结婚生子,但波特小姐没有按照这条既定的生命轨迹运行。

   她遗传了父亲的艺术天赋,喜欢画画,她画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当家庭教师的儿子生病后,波特小姐为了让他高兴起来,就给寄给他一封有插图的信,讲述了自己的宠物一只名叫彼得的小兔子的故事,这就是《彼得兔的故事》的雏形。后来,经过补充和修改,波特小姐自费出版了《彼得兔的故事》,起初,印数少得可怜,没想到却大获成功,她由此和出版公司费德里克·沃恩家族的小儿子诺曼合作,日久生情。

   但这样一段感情注定很难一帆风顺,波特的家庭很难接受这样一位“商人”女婿,两人矢志不渝,最终订婚,然而不幸突然降临,就在订婚不久,诺曼染病身亡,波特小姐在自己的农场里度过余生。

   电影《波特小姐》在英国坎布里亚郡的湖区拍摄,这是波特小姐中年后定居的地方,景色优美,很有童话氛围。电影中,结合彼得兔的画作制成的动画,直接参与情节,也非常有特点,不过,相对于《彼得兔的故事》来说,《波特小姐》适合更大一点的孩子,在观看影片时,家长还应该适当解释当时的英国社会背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