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是座儿的”

(2009-06-08 00:45:26)
标签:

梅兰芳

京剧

京剧大赛

杂谈

分类: 戏曲评论

   这几天,京剧受到了集中关注,一是因为那部叫《梅兰芳》的电影,一是青年京剧演员大奖赛。

  两件事都关于江湖,一个已经有江湖地位的导演在证明自己还是可以玩点艺术,一个是通过行政手段来确立一批新人的江湖地位。大众文化加商业运作之下的电影,影响力大大超过比赛本身,也许有人还会很无奈地感谢电影推广了京剧,对于还没分清“梅兰芳”和“梅艳芳”的小朋友来说,看看电影知道一点京剧掌故也不是什么坏事。

  看了第一天的大赛,场上场下波澜不惊,演员们选的都是一些平安戏——大家熟悉,比较能表现自己长处的戏,观众大约也是通过各种关系弄到的戏票,热情程度远不如“过把瘾”这类节目,“著名京剧艺术家”们慈眉善目地坐在台下,只等主持人发问便勉励孩子们一番。

  其乐融融之下仍然是京剧巨大的不景气,大奖赛也只不过是京剧界又一场自娱自乐的盛会,艺术家们的象征意义远远超过实际意义。开赛之前,戏曲频道一一介绍参赛者,试图挖掘出这些演员身上动人的一面,但不管哪期节目都忘不了仔细说明其师承,这让人很不是滋味,虽然在京剧界是讲究师承的,否则就是成了名依然会被骂作“大票友”,但是,比赛之前说这个实在是有影响公正性的嫌疑。

   《梅兰芳》里一句著名台词,福芝芳说梅既不是她的,也不是孟小冬的,而是“座儿的”,其实京剧何尝不是如此呢?以推广为初衷的大奖赛,没有吸引“座儿”,只是在玩自体繁殖,那依然无法真正推广京剧,大赛培养的又只能是若干个能在晚会上唱戏歌的新面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