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网站还是办黑板报,2.0代儿童电视媒体的一个命题

(2009-02-05 15:22:30)
标签:

儿童

媒体

电视

尼克频道

海绵宝宝

育儿

分类: 儿童传媒观察

   最初,我在浏览一些国外儿童电视传媒网站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难在这些站点上查到他们的电视节目,更不要说整段的视频,相反,网站的重心主要是集中在诸如活动、阅读、游戏等体现其传媒理念的内容上。迪士尼是这样,尼克罗迪恩也是这样。

http://photo6.yupoo.com/20070702/161232_1108552119.jpg

米老鼠的脑袋成为迪士尼频道的LOGO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的儿童电视传媒网站,在他们的网站上,可以轻易查到节目的内容,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一应俱全,不用看电视就能通过网站知道所有的节目内容,甚至有的时候,网站上的节目早于正式播出,据说是为了“预热”。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

   是商业网站和非商业网站的区别吗?诚然,国外的很多儿童电视传媒都是盈利性质,他们的节目都是收费节目,因此不可能大大方方地把所有的节目都放到网站上去供人免费观看,这也就是为什么至今,我们获得国外节目的主要途径还是通过非法安装卫星天线。

    这是一个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基于门户网站思路下的黑板报。

   遥想当年,门户网站完成了对中国人最初的互联网启蒙,那个时候,雅虎、新浪和搜狐的神话日夜激励着想要创业的年轻人,在一般人眼里,门户网站几乎等同于互联网,以致于后来的电子商务网站都一度成为新鲜玩意儿。

   互联网被称作“新媒体”,无论电视、广播还是平面纸媒理所当然地被划归旧媒体,曾经很风光的电视媒体一下子“看上去很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互联网照单全收了那些“旧媒体”的全部,报纸、杂志、广播还有电视都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充分实践着“一切旧媒体都将是新媒体的内容”。互联网在吸纳资本的同时,也遭受到旧媒体的羡慕,这种状况即使是在互联网遭遇寒流的日子里也没有改变。

   今天,互联网已经不再神秘,但有两个事实无法回避,一是,所有的“旧媒体”都意识到谁也逃不出这张互联网,所以在观望,抑或是追捧后,更加坚定地追随互联网;另一个事实则是几经起伏的互联网本身已经完成升级,门户网站不再是主流形式,2.0成为一种新的形态,更成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然而,包括电视媒体在内的很多“旧媒体”没有跟上趟,他们所做的工作依然是在互联网上办“黑板报”,将自己的内容充分展示在网络上。

   得出这个结论源于最近与一家网站的合作,在我们看来,把内容做充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网站方面似乎不以为然,起初,我曾经以为这是双方工作态度的差异,后来,慢慢发现,其实人家感兴趣的是通过网站做活动,初始内容只是一个小由头,活动集聚的人气,让很多网友自动地去做更多的内容,这大概就是所谓的2.0思维,而我们过去从来什么都是自己去做的,即使互动,也不过停留在网上调查、鼓励大家发帖子的阶段。

   原来,大家的差异是理念上的。

   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电视媒体没有形成。

   在一个信息流通还算顺畅的时代,发生在互联网行业内部的变化应该很快传递到其他传媒,为什么现实情况 不是如此呢?

   今天的中国新闻单位大多不能称其为媒体,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机构”——没有独立的经营权和决策权,职能上以宣传为主,盈利不过是通过贩卖国家资源以获取广告收入。

    以儿童电视节目为例,虽然有全国性的少儿频道,很多地方台也都上了少儿频道,但是,这些频道不过是电视台之下的一个行政部门而已,任何一个栏目都不是独立的经营实体,主流的评价体系是收视率。一个栏目的所有气力都花在做内容上,目的不过是提高收视率,节目一旦播出,就万事大吉。对内容没有独立的版权——版权属于电视台,电视台属于国家,因此毫无深度开发的动力和必要。

http://photo8.yupoo.com/20070702/161232_2146786766.jpg

总是有很多海绵宝宝一类的独立版权形象为尼克频道挣钱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平面纸媒上,计划经济时代常说的“条块分割”再次出现在传媒身上,做报纸的只做报纸,做电视的也只做电视。

   事实上,全方位、立体地打造一个媒体才是正道,变化是迟早的,不过在中国,这似乎存在于一个不远的将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