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电总局颁布了两条新规定,一是限定选秀节目时间,一是限制港台电视主持人到大陆来主持节目,虽然已经有媒体跟进,热切关注禁令出台后的影响,但细分析之下,不难得出结论,两条禁令不过是在表明广电总局的某种态度而已,其影响并不会像有些媒体分析的那么严重。
总是都有对策来应付政策。
大规模的选秀节目产生四年之后,广电总局发文限制节目的运作时间,这确实能对选秀节目产生一定影响,但肯定不是致命的影响,更何况任何时候都会有针对政策的各种对策。
可以简单回顾一下近几年选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2004年就开始有一些选秀节目,但那个时候多半是对国外同类节目的生吞活剥,所以产生的影响非常有限,尤其某台从一开始就选“超男”,结果没有多少人买帐,分析起来两个原因,一是新类型的节目需要预热过程,尤其是这种赛程比较长,输赢不能当下立判的节目,观众的耐心和参与程度决定了节目的成败;另一个原因就是,习惯思维使选超男并不讨好,首先它将失去男性观众群,受此影响,成年女性观众不会成为忠实的观众群,毕竟大肆地支持其他年轻貌美男子的事,让她们多少有点顾虑。选男不行,他们改弦更张选女,最后也选出几个,但无论是艺人包装还是商业运作上,主办方都处在摸索阶段,现在看看那一年选出来的人,都半红不紫地呆在娱乐公司里。
2005年算是选秀节目最风光的一年,“超女”和“梦想中国”开始打起擂台,但最终无论是人气还是影响力,“梦想中国”都输了一截。再往后的2006年,选秀节目继续,各类新的选秀活动叠生,最终形成了“超女”、“梦想中国”和“我型我秀”三家争强的局面,至于其他一些地方台的选秀,那都只能充当长长的“彗星尾巴”,在电视节目的创意领域依然是强者自强,弱者自弱,并且永远是“似我者生,像我者死”,缺乏创意的简单复制最终没有生命力。
以选秀节目目前的境况来看,禁令影响的都是那些,正在复制或者打算复制“超女”等三强的主办者,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实行的是中央、省级、地市和县级四级办电视,前几年开始把市级和县级电视台、广电局合并,所以中国的很多电视节目也是按照这个等级开始扩散,通常是一个在中央台播出,接下来是在省级台,再辐射到地市台,当然最近几年,不少比较强大的省级台开始起来挑战央视的权威,常常出现央视和省级台争夺影响力的事情,选秀节目就是一例,另外还有一些电视剧的首播权。
现在广电总局的禁令规定选秀节目不能超过75天,这一点确实抓住了要害,因为很多选秀节目就是拉长赛程,通过海选,打造影响力,最直接的是可以获得更多的短信收入,以目前的情况看,已经形成的三强已经形成品牌,不需要过多的重新造势,而那些刚开始做选秀节目的电视台则在禁令之下,失去了用时间积累影响力的机会,某些选秀因此会夭折。
再来看三强,“梦想中国”早就表示不再办了,如果不是刻意炒作,禁令正好给他们一个退出竞争的冠冕理由;湖南台已经通过超女把选秀节目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去年的超女已成强弩之末,估计今年他们本来就打算有所突破,如果真的因为禁令影响到以后的选秀节目,“超女”的品牌将会成为最后的恐龙而具有非常大的商业价值,获益者自然是湖南台;东方卫视已经推出了“舞林大会”和“非常有戏”这样的栏目,这已经反映出他们把精力从平民选秀转向明星秀了,而这些栏目都已经成为常态节目,不涉及赛程的安排,禁令影响不到他们。
另外要说的是北京台做“红楼梦中人”的选秀,它算是赶上了末班车,虽然也是平民选秀,但是目前已经快进入活动的尾声,该做的海选,甚至各大赛区的比赛已经结束,剩下的就是决赛了,这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据说是今年5月份。
由此可见,广电总局的禁令实际是在促进选秀节目的重新洗牌,淘洗掉的将是那些原本就没有影响力的小选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