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兰花》终于可以歇个年假了

(2009-01-19 15:04:08)
标签:

儿艺

贺岁剧

马兰花

文化

分类: 儿童传媒观察

   今年“儿艺”贺岁剧的节目单已经出炉了:《格林兄弟与魔法森林》《小蝌蚪找妈妈》和《小兔快跑》,这回终于可以让《马兰花》歇歇了。

   自1956年诞生以来,《马兰花》就是儿艺压箱底的剧目,几十年来演了上千场,那个“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 ”的儿歌一直被几代人传唱着,在一些人的童年记忆里,《马兰花》就是儿童剧的代名词。

  以后,《马兰花》有若干版本,有电影版的,有音乐剧版的,甚至还出了英文版的,一个题材被反复发掘,舞台上一只猫变成四只猫,配上电子音乐,据说是为了符合孩子们新的审美情趣。几乎每年《马兰花》也作为保留剧目不断上演,新版音乐剧的《马兰花》被放在儿艺的大厅里,反复播放。

   一部剧被演了几十年,从某个角度来看是后继者乏力,事实也是如此,就从现在上演的剧目来看,依然缺乏原创,民间故事、外国童话始终是题材的主要来源,大概编创人员都明白,画鬼容易画人难,现实题材有过多的限制,比如导向是否正确,是否准确表达孩子的意愿等等,于是从现成的民间故事来找选题是个省事的办法。

  另外《马兰花》的成功经验也使发掘民间故事成了一个法宝,在《马兰花》中,善恶分明,惩恶扬善单纯的主题,多少有点想象力的人物设计,尤其是小猴子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如今的很多儿童剧都终于开始注重和孩子互动了,其实最早这样做的还是《马兰花》。

   那个时候,每当反面角色老猫被追打的时候,演员有意识地跑向观众席,台底下的小观众,一片沸腾,争相去抓老猫,那些扮演老猫的演员也有过被狼狈地摔个背跨的经历。

   孩子的心灵是单纯的,很容易分清善恶,并且有伸张正义的强烈愿望,一个好的儿童剧,尤其是剧场版,就应该注重这一点,这也是吸引孩子的最重要的因素,至于舞美、灯光和造型,那都是形式上的事情。

曾经在剧场里遇到这样一个好玩的事情,演出快开始的时候,一个卡通打扮的人物出来说:现在离演出还有两分钟,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小男孩很认真地说:“我们大家一起数数吧,数到120下,演出就开始了”,接下来整个剧场分成了两拨,分别整齐地数数,就好比分声部唱歌一样,可惜,等数到30多下的时候,两拨孩子终于数乱了,于是作罢。

   到了演出结束的时候,孩子们冲上舞台和演员合影,主演,一个正面角色被很多人簇拥着,还有很多孩子都没排上队,那个被晾在一边的反面角色,地主老爷,好心地抱过一个孩子来,没想到善恶分明的孩子,犹豫了半天,鼓足了勇气,撅着嘴和地主老爷合影。

  可见,孩子是投入的,也是聪明的,如果不能吸引孩子,那只能说明剧本身出了问题。

   在这个春节,看不见《马兰花》,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