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希尔弗斯坦用一根直线和一个圆讲了一个故事,名字叫《失落的一角》。
http://www.douban.com/lpic/s1039458.jpg
(南海出版公司 2003年8月第1版)
小时候玩过一种“一笔画”的游戏,看《失落的一角》的时候老让人觉得谢尔比大叔都是一笔画成。
一个缺了角的圆四处去寻找那个“失落的一角”,其间发生了很多故事,找到各种各样的角,大的、小的、尖的、圆的……当最终找到那个一角后,圆却发现“连一首完整的歌都唱不了了”,于是它“把一角轻轻地放下”,继续去寻找失落的一角。
“找寻”实际上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也是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命题,也是儿童文学的重要命题——讲述孩子的成长,理所应当。还记得《小蝌蚪找妈妈》吗?那是“用找寻来讲述成长”最直接的例子。
不过《失落的一角》倒没有这么直接,它用一个抽象的,缺了角的圆,讲述的是心理上的成长过程,当圆缺少一角的时候,它有目标,上天入海地去寻找,更重要的是,因为缺少一角,它不能走得很快,所以能停下来看风景,也能够张嘴唱歌。可是一旦它找到了那个失落的一角——完美并不能给它带来快乐,圆倒是能够走得更快,但已经没有机会停下来看风景,更糟糕的是,它连张嘴唱歌都不行,于是权衡一番后,它放弃了这个找到的一角,继续缺憾,但很快乐。
谢尔比大叔继续用简单的图画给我们讲了一个高深的道理。
完满与缺憾,追求和放弃,“舍”与“得”,从来都是辩证的,快乐是一种习惯,其实跟“圆满”并不相关。
当然这个还是道理留着我们自己慢慢琢磨吧,如果讲给孩子听,多少有点拔苗助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