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虾蹄子脍”是南宋典型的功夫菜
文/王明军

南宋御宴第九盏:鲜虾蹄子脍、南炒鳝。
宫廷玉食使用猪蹄子食材是在唐代开始的。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发现动物内脏和人类内脏无论在组织、形态还是功能方面都十分相似,他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提出了“以脏治脏”和“以脏补脏”,这就是中医食疗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法则“以形补形”,俗称“吃啥补啥”。从临床上看,“以形补形”在一些病症的治疗上是可以得到较好效果的。从那时起,我国的各种食材几乎一夜之间全部被解放了,再也没有贵贱之分,连皇帝也啃猪蹄嚼猪耳。为了健康、长寿,古人们开始痴迷起养生食疗,对食材的选配和烹饪技术日益讲究。
唐代之后,我国历代庖厨对动物的蹄子有很深的传统情结,猪蹄子、牛蹄子、熊掌,甚至鸡爪、鸭掌一切动物足掌部分都十分青睐,视之为强身健体的灵丹妙药和上佳美味。到了南宋,皇家宴饮自然受南方肴馔的影响,增加了海河鲜的比重,南宋御宴第九盏的“鲜虾蹄子脍”和“南炒鳝”就是典型的南北结合的经典之作。
南宋临安的“鲜虾”基本应该确定在当地的鲜活河虾,河虾煮蹄子,取其鲜,属于北方御厨在南方的创新菜,最后的工序应为卷镇、脍切。该菜属于典型的功夫菜。

“南炒鳝”是江浙沪一带传统的家常菜,经久不衰,对长久在北方生活的官宦贵族来说还是颇有吸引力的。标准的南方肴馔“南炒鳝”,全盘进入御宴,说明南菜受到宫廷庖厨的欢迎,同时也是对南方官员生活习惯的尊重。
如果说唐代是我国食材大解放、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那么,南宋是我国南北食文化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的辉煌阶段。有人说,没有宋高宗迁都临安南食北饌的大融合,就没有清代满汉全席,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南宋御街民间采风南炒鳝

南宋御宴食文化研究博文链接:
南宋御宴的食文化渊源
(南宋御宴基本介绍)
南宋御宴喝酒前的一场水果走台秀 (餐前水果等)
南宋御宴腊脯一行与杭州二十三坊 (腊脯一行)
南宋最具时尚气息的第一盏玉食
(第一盏)
奶酪肴馔是南宋时期的时尚美食
(第二盏)
羊舌为什么是历代皇帝喜食的食材 (第三盏)
签菜是南宋庖厨最爱表现的烹饪技法(第四盏)
南宋御宴是我国南食北饌大融合的经典…(第五盏)
“护鲨大使”姚明挑战南宋皇帝宋高宗…(第六盏)
一款让高宗皇帝心安理得的恭维菜 (第七盏)
“螃蟹酿橙”是我国流行千年的美饌(第八盏)
高宗皇帝吃的是武大郎的炊饼吗? (插食)
破解南宋御宴假公权和炸肚遗案
(厨劝酒十味)
南宋高宗皇帝是怎么吃蝤蛑的
(杂论)
谁有特权让美女陪唱、陪吃、陪睡?(杂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