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大宴宾客必想上的两道上海菜
文/王明军


欠上海收藏界老前辈沈老一个人情,于是在周末陪沈老去上海松江青青大酒店选购根雕艺术品。在酒店大厅,酒店虞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晚饭用餐,虞总向我们推荐了酒店特色菜:莼鲈之思。哇!我差一点没有叫出声。松江鲈鱼!我可是日思夜想多少年了,这可是松江人民的一件大喜事!早就听说松江在抢救性开发,多少年了,这一中国千百年来帝王将相们争相舕食的美食,终于将出现在我的面前。激动之情难以名状。为此,历史上的“莼鲈之思”,迈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三国演义》描写异人左慈的表现场景:一日曹操大宴宾客,“庖人进鱼脍。慈曰:‘脍必松江鲈鱼者方美。’操曰:‘千里之隔,安能取之?’慈曰:‘此亦何难取!’教把钓竿来,于堂下鱼池中钓之。顷刻钓出数十尾大鲈鱼,放在殿上。”
这个三国的左慈比当今春节晚会上傅琰东表演的魔术“年年有鱼”还厉害,居然当着曹操之面,在许昌魏王宫池子里当场钓出十条鲜活的松江鲈鱼。虽小说家之言未可信,但此事也记载于正史《后汉书·左慈传》,可见松江鲈鱼早在汉代便美誉天下了。
然而在上海松江,鲈鱼和莼菜美食是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是两者紧密为伴的千古美食,人们称它们为“莼鲈之思”。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水龙吟》吟道:“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提到的季鹰,是莼鲈之思的主人公,他名叫张翰,西晋的上海松江人。《世说新语·识鉴篇》说他在洛阳为官(辟齐王东曹掾),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就说:“人生贵得适意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逐弃官南归。这就是著名莼鲈之思的典故来历。
清代康熙皇帝六下江南,莼鲈之思的逸闻趣事举不胜举,在松江家喻户晓。
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莼生南方湖泽中,惟吴越人喜食之”。并将莼菜作为一味药物来外敷治疗恶疮痈疽。现代医学还把莼菜当做帮癌抗癌的食疗佳品。据研究,莼菜粘液中的多糖,对实验动物某些肿瘤有抑制作用,将加入癌瘤毒遗传基因的B淋巴细胞和致癌物一起培养后,再把莼菜中的成分掺入,结果发现其对癌瘤毒的活化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莼菜中含有丰富的锌,为植物中的“锌王”,是小儿最佳的益智健体食品之一,可防治小儿多动症。
松江四腮鲈鱼虽还在研究繁殖阶段,但青青大酒店上的鲈鱼脍,首先在装盘的造型上,大气磅礴,雕琢有致。沈老说鱼片QQ的,鲜美的很。蘸酱是用虾米捣成糊状后,用特殊方式调制,大有发扬古代醢酱之风范。莼菜清香滑爽,吊汤方式古老传统,我喝了两份莼菜羹,还打包一份回去给太太喝。回想这几年对各酒店的菜肴品评,上海松江莼菜羹是我对羹汤的最高评价。
回家以后,我查了大众点评网,确实如虞总所说,是新近研究创制的松江古老的文化菜肴。我想,我是第一个品评了属于上海松江人为之骄傲的千年至尊美食!
相关中国古代美食研究连接:
中国元代百姓为什么偏爱美食聚八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