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明军
王明军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45
  • 关注人气:18,6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嫂鱼羹:宋代草民的爱国之举

(2011-01-10 01:22:07)
标签:

宋嫂鱼羹

宋代美食

分类: 饮食文化

宋嫂鱼羹:宋代草民的爱国之举

/王明军

宋嫂鱼羹:宋代草民的爱国之举

    中国饮食文化在宋代有质的飞跃,主要是一大批文人墨客推波助澜,为逃避现实社会,极力推崇美食借以消磨惆怅的爱国主义情怀,把美食和美学柔和在一起,搓揉成为吟诗赋词的风雅素材。“宋嫂鱼羹”便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也就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女厨纷纷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宋代各类杂记上美食烹饪的巨星!

    在上海的各大酒店,经常可以看到菜谱中有道“宋嫂鱼羹”的菜肴,但是很少有厨师知道这道传世之作的出处,只知道这是道杭州的名菜。

    美食“宋嫂鱼羹”的传播,得益于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卷七•乾淳事亲》记载。衣冠南渡,始终是那个时代文人的痛楚,周密借宋嫂鱼羹抒发情感的背后,也一定反映出宋末知识分子的潦倒和无奈。

    周密(1232—1298),祖籍济南,先人因随高宗南渡,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置业于弁山南。一说其祖后自吴兴迁杭州,周密出生于杭州。宋宝祐(1253—1258)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景定二年(1261),任浙西帅司幕官。宋亡,入元不仕,隐居弁山。后家业毁于大火,移居杭州癸辛街。他善诗词,能书画,雅好医药,其著作叙事大都被后人认为真实可信。周密对“宋嫂鱼羹”的记载,也被俞平伯先生在《略谈杭州北京的饮食》中所证实:“西湖鱼羹之美,口碑流传已千载矣。”

    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宋嫂鱼羹,在杭州起始于南宋的淳熙年间。南宋淳熙六年(1179)三月十五日,太上皇宋高宗赵构登御舟闲游西湖,来至钱塘门外,已时近中午。太上皇的侍从告诉他,这里有家菜馆的鱼羹味道很好,何不品尝、品尝?太上皇此时也稍有些饿的感觉,就命人下船去菜馆买鱼羹。这家菜馆的主人宋五嫂,本是东京汴梁人士,曾在东京汴梁经营鱼羹菜馆。在宋王朝南迁之时,出于对宋王朝的爱国感情,跟随南迁队伍来到临安(今杭州),在西湖边上经营这家卖鱼羹的小店,维持生计。宋五嫂见豪华游艇的人来买鱼羹,估计是皇亲国戚之类,就亲自烹制了鱼羹,送到游艇之上。快人快语的宋五嫂见了太上皇毫不畏惧,就对太上皇说:“小奴本是东京人氏,是随着御驾来到这里的。”太上皇赵构闻听此言,不胜唏嘘,心想像她这样的草民,能够跟随他南迁临安,的确是大宋江山的希望。想到这里就命人赏赐给宋五嫂“金钱十文,银钱一百文,绢十匹,仍令后苑供应泛索。”从此,宋五嫂的鱼羹就被称作“宋嫂鱼羹”,声誉鹊起。

    民间的宋嫂鱼羹传说虽有不同版本,但故事的情节大致相同。

    一道名菜,一个故事。历史虽然离我们远去,但宋五嫂的鱼羹却还在我们今天的餐桌上留有一席之地,这不能不说美食的传播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为此,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确实与历朝历代统治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所分不开的。所以,无与伦比的中国饮食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宋嫂鱼羹是用镢鱼或鲈鱼蒸熟取肉拨碎,添加配料烩制的羹菜,由于汤羹入醋,因其形味均似烩蟹羹菜,又称赛蟹羹,特点是色泽黄亮,鲜嫩滑润。

制作方法:

1加工后150克纯鲈鱼肉,加葱段10克,绍酒15克,盐1克,蒸熟后去葱姜,拨碎鱼肉。

2.将火腿,笋,香菇均切成寸丝,蛋黄打散待用。

3.熟猪油15克烧热,下葱段15克,煸香,加入鸡汤,烹入绍酒10克。

4.煮沸片刻后去除葱段,放入笋、香菇,再煮沸后,将鱼肉连同原汁入锅,加六月鲜和盐1.5克,勾薄芡后将蛋黄液倒入搅匀,待汤再沸时加镇江醋10克,浇上六成热猪油35克,起锅撒上火腿丝,姜末即成。

    有位同行与我在美食的角度探讨宋嫂鱼羹,他认为鱼羹就要真实体现鲜嫩滑,宋嫂鱼羹先将鱼蒸熟,在做汤显然鱼肉不嫩;汤中的笋多此一举;入醋更是将鱼汤的鲜味盖住了;放蛋黄更像是一碗浑汤。言之有理,宋嫂奶一介草民,绝非圣贤名厨,人们传颂她,寄托的是一种爱国情怀和追忆遥远失去的东西。宋高宗赵构赞赏的不是鱼羹,而是民间蕴藏着恢复大宋江山的民心。

    宋代美食与现代美食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美食的理解和差异。

 

推荐群:上海酒店美食交流群(6518694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