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诸葛亮黔菜入主中原的梦想
文/王明军
张家港新世汇酒店是一家时尚型酒店,以装修风格独特而闻名。新世汇酒店最牛的地方,就是老外纷纷从当地五星级酒店撤退,成为新世汇酒店的常住户。酒店的西餐厅是张家港最地道的西餐厅,由法国大厨主理,口味纯正。然而,新世汇酒店美中不足的是中餐厅一直没有做起来,餐厅经理和厨师换了几批仍不见好转,于是,本博主应朋友只邀,欣然前往担任酒店总经理,力扭餐饮颓势,按董事会说法是“最后一搏。”
人们对星级酒店餐饮做不好的观念最早是国有星级酒店造成的。说白了就是体制造成的。所以,只要现在还是国有酒店,餐饮还是做不好唯一的出路就是外包。博主曾去离开十年有余原就职的国有四星级酒店,装修虽然变了,但那些“乌龟王八蛋”在仍坐在位子上,滑稽,真乃悲哀。
到岗后,正值厨房人马新一轮交替,该酒店董事请了贵州黔菜师傅,理由是黔菜味道好,与张家港的菜式距离有较大的跨度;对食客来讲有较大的吸引力。想法没错,关键是如何引导黔菜适合当地的口味,使人们接受和欢迎。
想当年,诸葛亮三出祁山壮志未酬,致使黔菜至今没有列入中国八大菜系之列,真的替诸葛亮惋惜。好在我对黔菜还了解,六年前曾帮贵州的一个房地产老板在上海开的一家大型餐饮救过场,从行将倒闭的大酒店开始运作,到做100万营业额,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虽然用的是本帮菜厨师,但队伍中也融合了两位贵州厨师,把原来的黔菜特色菜保留了下来,为酒店的整套菜肴出品增色不少。上海贵州菜做得最好的是黔香阁,但你仔细分析,其菜肴和贵州菜已经大相径庭,完全与地方菜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地方菜与异地菜肴和谐共生的典型。
酒店业的职业经理人必须懂得菜肴的设计和制作,必须主导和引领厨房菜肴出品的方向;正确解读各地饮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使之本土化;要把握好质的东西。
大师级的贵州黔菜师傅娄孝东,非常崇拜诸葛亮,我说:“你就完成诸葛亮的夙愿吧,把黔菜打入吴越之地张家港。”
博主和大师切磋菜肴的改进

做菜也像打仗一样,攻得进未必守得住。整套菜做下来,确实有许多可商榷和改进的地方,好在娄大师憨厚谦逊,我这个总经理的话还是非常认真听的。比如:
银鱼蒸南瓜(技术含量低)

农家小炒肉(笋太老)

口袋豆腐(色太深)

经过一番道理之后,后改进为:
银鱼土鸡蛋炖南瓜

使用冷菜间的嫩笋尖

用浓白汤烧

经过改进的这三道菜,很受张家港人欢迎。
好的策划就像变戏法,还能让酒店的名声长上翅膀。没多久,酒店的停车场车满为患,为此停在马路上的客人车辆被贴好几张抄报单,害得助理老往城管和交警大队跑。


想必,诸葛亮九泉之下应该微笑了。
上海精诚酒店管理咨询工作室(公益)
QQ交流:74482633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