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转发:一封家长的信---救救孩子!!!
(2010-09-19 12:29:13)
标签:
转载 |
分类: 日常记录 |
但类似的现象,或虽然现象不同但根源却类似的现象,是我们许多做家长的,不得不面对的。对于已经是学生家长的我们来说,就在现在,就在每一天,我们在面对。对于宝宝还小的朋友,你们的面对,就在不远的将来。
让我们共同期盼和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会改变!
请大家转发,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
我是北京市一名即将升入6年级的小学生的母亲。之所以下决心写这封信,最直接的原因来自女儿三年来所上的某重点中学培训班的假期反复停、上课通知,及由此女儿表现出来的强烈反应。
情况是这样的。暑假初始,在经历了一年一度的淘汰考试后,女儿终于坚守住了在该培训班继续上课的资格。交过不菲的课时费后,本打算7月某日按照通知去上课,却提前收到老师短信,说接上级通知,培训班暂时停课,何时重开,等待通知。听到这个消息,孩子们欢呼雀跃。但作为家长,深知这是学校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一种权宜手段,过不了多久定会开课。而且,到时候课时减少了,内容不变,任务不变,孩子们的负担将会更加繁重。不过,内心多么期望这种占用了孩子们几乎所有业余时间的课后班能够彻底从源头上取消啊,而不是“一时打压”与“卷土重来”反复交替的消耗战啊!果不其然,没多久,又收到通知,说8月某日开课连上10天。等到前一天,又接到学校短信,说再次接到上级通知,培训班暂停课,具体开始时间继续等通知。忍不住感叹,又一轮的作秀开始了,培训班一定会在开学后开课的。孩子们的负担将更重了!眼看着女儿在这个过程中从对假期还要上课、无法放松的不满、忧愁、生气、到无奈、绝望和麻木,情绪仿佛在地狱和天堂间撕扯转换,作为家长,本打算和大多数人一样,对大环境感到无奈,自身又无力挣脱漩涡,只能安抚孩子的情绪,鼓励孩子迎难而上,可是,女儿最近的几番不经意的言谈,让我感到不寒而栗了,感到再也无法麻木和漠然了。11岁的女儿谈到了“自杀”,问我死后是不是就都解脱了,问我为什么要上这么多的课后班、要做这么多的作业!
而我这封信的最终促成,这件事不过起了引爆的作用,更多的,来自长期以来伴随着孩子学校生活的深入,通过对学校教育的感同身受,从而产生的对目前教育方式、体制和理念的诸多困惑。
先从女儿的具体情况谈起吧。11岁的小女孩,就读于市某重点小学。聪明,文静,要强,长期担任班干部,学习成绩良好,几乎每年都荣获全优生和三好生荣誉。1、2年级时,我们秉承自由发展的理念,几乎没给孩子报过任何课后班,女儿校内成绩优秀。3年级时,发现周围的孩子都在报读附近或者目标中学的培训班,有的孩子甚至开始上2个或者更多中学的课后班,俗称“占坑”。比较之下,我们也让孩子报考了某重点中学的培训班,一直上课至今。学期间,每周末上半天语、数、英的课程。假期会集中上10天左右。每学年进行测试,上了规定的分数线,则继续留读,分数不够,遭淘汰。测试面向全市同年级的学生,也就是说,任何平时没参加该培训班的学生,都可以报名交费参加每年的测试。可见孩子们面临多么大的竞争和挑战啊!这些坚持到6年级的孩子们,将在下个学年的第一学期最终角逐该中学一个实验班的名额。毫无疑问,近千名孩子,最终难免淘汰的命运,无数的周末和课余时间,万元多的消费,将统统付诸东流。值得一提的是,经过5年(培训班从2年级开始招生)的淘汰,该校的培训班总人数和班级数几乎没减少过,16个班,每班50、60人。让人不免怀疑学校的主要动机在于收钱。
且谈谈课程本身吧,奥数、古文、英语。我的女儿学到如今,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感到厌烦不已,说老师只负责讲课,几乎不和学生互动,一副反正你的家长交了钱、没人请你来、你不来有人来、爱学不学的架势。第一学年,我们陪着孩子复习做作业,全家总动员,孩子成绩还可以。但我深知,这并非孩子主动努力的结果。这些课本上的知识,加上老师们毫无热情的讲解,还要求死记硬背,对不到10岁的孩子们来说,实在太枯燥和乏味!更可怕的是,学校校内的功课负担已经够重了,课后还要接受这种“填鸭”,会打消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造成过早的“厌学”倾向。这对于孩子们的一生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对于我们社会急需的“创造性”人才将是多么大的扼制啊!
说到这里,您或许忍不住要说:“既然如此,作为家长,何苦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这种培训班呢?两厢情愿的事情,又没人逼迫你去做。”问得好!我也时常这么问自己,我推测,很可能大多数家长也会这么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搭上自己的休闲时间接送孩子,甚至一起上课陪读,回家还要讲解、督促;消费了休息时间不说,还要花费高昂的金钱(一个暑假,单我女儿上课后班的费用高达7400元。她还算班里上课少的。单请一对一家教的更无法计数);更要命的是,孩子并不喜欢,准确点说是被逼无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最初的回答是:有什么办法啊?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也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上好中学、好大学、有好出息。这份心愿有什么错!而明摆着有重点中学的存在,教育部门又取消了统一的升学考试,几乎堵死了大多数孩子通过掌握校内知识寻求升入重点中学的路。情急之下,家长们只能想法“锤炼”孩子,让他们掌握各种“本领”,去叩响各个重点中学的五花八门的门槛。君不见,每年春节后,一到周末,到处是行色匆匆的家长领着疲惫的小学生,游走在各个重点中学之间,从一个考场出来立马奔赴另外一个,走马灯般地让孩子应试。实在不知道那些面容疲惫的孩子们的感受如何!没有人会问孩子们那幼小的心灵里承载了多少厌倦、无奈、绝望和麻木!
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孩子,为了小升初这个人生路上的一处小小的关口,集中全家人的各种资源(时间、精力、资金、关系),而最核心的因素——孩子的自发自主自立自理的能力能因此而提高几分呢!!!我们是不是在塑造着一台台合格的标准的社会化大机器呢!看看那些背负沉重书包、面色疲倦、身心压抑的孩子们!!看看那些失去了童年乐趣、从小被迫顺从、日渐被压制了各种创造性和兴趣的、只 知道埋头学习课本知识的孩子们!
我们正在培养出这样的“机器”来建设我们未来的国家和社会啊!
我不禁要继续追问: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谁呢?为什么我们整个家庭和社会都会情不自禁地陷入这种怪圈无力自拔呢?
我的孩子也在追问:“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课后班呢?难道校内的知识不够多吗?这样的后果之一是:老师和同学们都把校内的课程毫不在意,当P了。老师讲课时经常会说:这些内容好多同学都在课外学过了,老师就提几个问题。不会的同学请其他同学帮忙补习。”事实上,老师们鼓励孩子去上各种课后班,至少这样自己的教学压力会减轻很多。
以我短浅的目光和视野,我看到了,对于各种培训班和社会机构,这根长长的利益链条来说,金钱是最大的指挥棒;而能让广大煞费苦心的家长们不仅仅“自愿”交出金钱,同时还交出自己的孩子,巨大的诱饵只有成绩;而抛出这一诱饵的则是我们的各类学校的招生标准。我不知道学校的招生原则由谁而定,我所知道的是,我们的各级教育机构的最高宗旨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自立、自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评判课本学习效果的、转瞬即逝的、静止的成绩单,绝不能成为衡量这样的人才的标尺!!!尤其对于充满想象力、正是培养各种兴趣、学习与外界平和对话达成友善关系的少年儿童们,这样的标尺无异于在扼杀他们的成长!
看看我们的孩子,这些未来的建设者们,如今却成了被各种功利思想绑架的团体,或者傀儡。我们的所谓素质教育,已经越来越沦落为各种利益团体的口号了!!!
我再也不想卷入这桩谋害和扼杀我的孩子自主、自发和创造性的“阳”谋中去了,我想要一个健康、活泼、自信、自尊,能与周围人际和环境和睦共处、并从这种终生受益的良好关系中不断收获的孩子!
我已经尊重孩子的意愿,开始停止了所谓的各类“课后班”!
我开始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朋友开始移居国外!我感叹自己的经济无力!我甚至开始梦想着有朝一日为了孩子去忍受孤寂的二等公民的待遇!我庆幸我的孩子早出生了几年,至少不用为进幼儿园在出生前就排队等待!
没办法,我只有一个孩子,一个未来!我不知道为什么就不能取消各类重点学校,定期地调换校长和教师们!没办法,我的孩子在一天天地成长,没有时间等待教育部门画好的美丽的大饼摆在眼前的那天!!!
写这封信,我也预料到结果很可能是石沉大海!但借用女儿的一句话:没准教育部长新换了,他或她的孩子正和她一般年纪,正承受着和她一样巨大的小升初压力!部长就会下决心进行改革!面对孩子的这番言论,我心里只有苦笑和绝望。但为了孩子,我宁愿和她一起再做做梦!
这封信,算是最后的呐喊吧,替我的孩子,也替她的伙伴们!
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