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小豆包(1)

标签:
宋体英语课语文课三字经好玩儿的教育 |
分类: 小学生活 |
2010年9月14日
加上9月1日前的学前教育,今天已是她在学校的第15天。观察了这十来天,我觉得可以来汇报一下了。
“上学好玩吗?”“还行。”
“要不要去?”“要。”
“语文课有意思吗?”“有。”
“数学课呢?”“还可以,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学学的。”
“英语课呢?”“这个,我觉得没意思,总是学那些问好啊,早上好晚上好什么的。”
“体育、自然、品德与社会、唱游这些课呢?”“都挺好玩儿的。我只是觉得英语课没意思。”
“语文课和英语课比起来,哪个有意思?”“语文课比英语课有意思得多。”
这是一个入学前已经会中英文阅读的孩子的体会。昨天晚上问的。
我啊,开始有点儿想不通语文课怎么会比英语课有意思得多。后来再想,语文课她只是会读书了,组词造句填空说话,这些形式上不同于阅读的,还有写字,所以她觉得语文课不无聊。英语课呢,由于只是简单口语的重复练习,形式上比较单一,自然,对她来说,没任何吸引力了。
有朋友,生活和网上的都有,为笑不平,对普通学校教育不满,觉得我亏待了笑。但,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和情况,我们的选择是接受常规小学教育,因此,我就没什么可抱怨的(虽然目前我觉得课表上的体育课排得不甚合理),有问题,自己克服。我相信,学校教育,不只是传授课本知识,正如她这几年的独立阅读,不只是让她会读了书读了多少书而已。
她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每天早读和午饭后等零星时间都是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老师要求每天带两本书去,会读纯文字的就读纯文字,会读带拼音的就读带拼音的。我猜想一下,应该是大部分学生都会读书了,我想不通不会读书的孩子,每天阅读时间干什么。还有,我让笑复习三字经,她说不用了,老师每天都让她们背三字经的。
每天的作业,语、数、外都有。英语完全是认读和背诵,数学全是写的,语文认读的比例一半以上,一小半是写。认读类的作业,我们做的是“私人简化版”,让读五遍的,我们读一遍,悄悄说一下,虽然一遍不读也是可以的,作业的目的是让她学会,但是,为了使她对学校学习和作业有正确态度,我选择简化着做。
每天的作业加按课表收拾第二天书包的时间要花20分钟。我猜想学前不进行任何知识学习的孩子,估计时间最少也要翻倍,第二天的新课有预习的作业,学过的要当天掌握,作业基本是这样的套路。
6岁前,我陪她写了几天作业,6岁后,由她自己写了,写完拿来给我签字,但大部分时间她写完作业都会顺便签好了我的名字不过,我还是坚持签一遍,省得老师误会我。
上学后最大的改变是早起早睡,晚上9点熄灯,她还算习惯,尽管有时9点半还能听到她在陪自己练英文口语
还有一个改变就是可用的业余时间少了,早上的时间,目前还用不上,最起码得等我完全适应了。我的理想是能让她早上用10分钟来读读古文。放学回来能用的时间,古文20-30分钟,琴30分钟,英文动画20分钟,再刨去她玩的时间,几乎就插不进什么了。她照旧每天出去玩,虽然现在只能跟一些幼儿园中班的孩子玩了,有时甚至是小班的,昨天就是。每次叫她回家来,我都有点儿罪恶的感觉,因为看起来她好象总是还没玩够。
。。。。。。。。。。。。。。。。。。。。。。
又想起几点要补充的:
1,每天所有科目的作业及交钱等杂七杂八的事情,老师都会打印好贴在学生的家庭作业本上。还有做题时总要明白题意啊。
如果孩子不能阅读,肯定要由家长陪着一项项进行。
2,孩子一上学,家长就被推进应试教育的强风暴里,情愿不情愿地都在被裹挟着前行了。。。。。。
各个机构开展的各类课程培训班,考级的考证的,小升初敲门砖的。。。最多的是英语和数学,其次是语文和绘画等等,它们的广告多次唐而皇之地经由学校直接发送到学生手里,带回家来,要参加的请家长签字确认。
这还只是校内的。校外,接送孩子时,每天也会收获一大堆这类广告。
扛着不报班的家长的,真不容易啊!不过,我现在也准备,也许到3年级,会报个数学班去上上。
有朋友的孩子在某还算知名的民办学校上一年级,他们学校的语数外三科都是两套教材,一套是上海版的,另一套是学校另外选的加的。以此,来保证教学质量和升学率。
我了解到有限的小学名校和牛校更是靠教学时间和作业量来保证升学率和牛名誉。放学比普通小学平均每天晚1到2个小时,作业量比普通小学多至少一倍。这还是老师和学生都是优选之后。
3,笑的书包,平均重7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