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铃木音乐学院的学生演奏
(2008-07-14 22:52:41)
标签:
曲子铃木教学法上半场小提琴文化 |
分类: 日常记录 |
08/07/13 笑3岁10月4天
上午带笑去了一个游乐园,顶着炎炎烈日玩了大半天,笑对刺激的项目仍是只愿远观
晚上有音乐会,赶回家后再去时间太紧张,于是只得带笑到附近的书城混了半个下午,拖到不能再拖,到了音乐厅才发现我们是第一个到场的。
是加拿大北斗星乐队的小提琴专场演出,演奏者的年龄在10—17岁之间,他们都是铃木音乐学院的学生,大都是从4、5岁开始学琴的。
终于等到7点半,演出正式开始。
音乐我不懂,只是觉得每一首曲子都那么好听。
上半场和下半场,活动主办方各安排了一位国内的孩子上台表演。
上半场表演的是个小姑娘,十二、三岁的样子,主持人介绍说她4岁开始学琴,7岁就随团出国演出过,是个在艺术方面极有天赋的孩子。果不其然,听她演奏时我就只顾着看她那双上下左右翻飞的手了,那真是形容不出的流畅自如!也许是选的曲子的缘故,她的两首曲子弹完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我的注意力都被她的手吸引了,她弹了啥曲子,我是一点儿印象也没有
下半场的,也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不过这次是个翩翩少年,拉小提琴,对比加拿大那些孩子的演奏,我觉得如果加上钢琴伴奏,他拉的曲子会动听更多。总的来说,这孩子拉得挺认真,况且主持人也只是介绍他是个音乐爱好者。
一个半小时的演出,除了这两位国内孩子,其它的都是由北斗星乐队的队员完成的。不管是哪一首曲子,也不管是哪一个年轻的演奏者,你都能从他/她的演奏中感受到音乐之美妙,感受到演奏者对音乐的感悟与喜爱,感受到他们在演奏时的陶醉其中……
也许这就是铃木教学法的成功与过人之处?
两位国内孩子的神态,一位是浮华的炫耀的,另一位是稍显拘谨生涩。北斗星的那些孩子,他们的神态一直都是是恬静的、平和的,尽管在许多时刻他们又是那么的激情澎湃。
这样的差异,是专业与非专业的不同,还是文化和信仰的不同,又或者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特别鸣谢:我的好邻居小乐乐妈咪也许远在深圳的你有一天会看到这篇,再对你说声谢谢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