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财政原因。诛杀和珅这件事因为过于震惊朝野,就演变成一个成语,叫作“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什么意思呢?就是从和珅家族查抄出来的财富,就算扣除被有关官员贪污的数额,就填补了嘉庆帝国库的巨大亏空。单单查抄和珅一件事,就让嘉庆帝的财政宽松了好多年。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满清王朝的货币体制,是金属本位,人们主要适用黄金、百银和铜币交易。铜币是国家铸造。黄金白银都很稀缺。朝廷办事,也往往缺银子。满清王朝还没有印刷纸币的观念,就算有,恐怕也缺乏足够的印钞信用。金属货币的稀缺,使得满清王朝聚敛财政资金,有相当大的困难。和珅利用权力,从民间收刮超越朝廷财政收入规模的金银,是有可能的。毕竟,比起朝廷,和绅拥有的,是实权。
除此之外,嘉庆帝诛杀和珅,也有借“巨贪”立威的考虑。康熙大帝的儿子们,夺位战打得太惨烈太血腥,让乾隆帝的儿子们看了害怕,因此,为吸取教训,嘉庆帝在空前长寿的乾隆帝和和珅面前,就得长期表演出一种温柔和顺不足以威胁前朝臣子又有坚定意志足以委之帝国大任的模样。乾隆帝自然了解自己的儿子,众位大臣可不一定真正了解,如果嘉庆帝不杀个把重臣立威,恐怕没有乾隆时代的重臣会真心重视并服从嘉庆帝。
如果乾隆时代的朝廷重臣和封疆大吏都不尊重并服从嘉庆帝这位新君,不但会出现“政令不出大清皇宫”的现象,还有可能使得民国时期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提前上演。至于白莲教、拜上帝会之类的邪教组织更会借机行风作浪,乘势席卷全国。
嘉庆帝诛杀和珅的行动,等于向所有乾隆时代的重臣释放了一个信号:老子可不是好惹的,你们要尽快认清形势,尽早将满腔忠心统统移交给我,老老实实给我办事,否则,和珅的下场就是你们的榜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