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 |
分类: 亲子游 |
这是唐山本地最地道美味的小吃,它的名字也很多,仿似随意起的,有“隔着、搁着、搁这”等谐音,其实它的名字叫“饹馇”了。
走进唐山宴老佛爷饹馇店内,即可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统手工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吴艳萍的照片。感谢这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才使今天我们能品尝到如此多的美食。
为什么叫老佛爷饹馇?又为什么叫饹馇?说来话长,这还是慈禧太后给赐的名呢!清朝在唐山的遵化建立了东陵,当时守陵的人为了讨皇室的开心,小心翼翼地将这个这个特产送进了宫里。皇宫吃饭的规则大家都知道,每道菜吃两口就得下桌。
当时太监端上去的是醋溜过得饹馇,慈禧太后看了一眼,觉得这道菜自己没有吃过啊,就问了一下,这是什么菜啊,伺候的人赶紧说了,这还没有起名字呢,请太后老佛爷赐个名字吧。
慈禧太后刚尝了二口,太监就要往下撤这道菜了,慈禧脱口而出“搁这”吧。本意是这道菜先搁在这吧,但是太监以为这就是赐的名字了,也不敢多问,马上传下去,说老佛爷赐名字啦,这道菜就叫搁着,因为搁着与饹馇的音比较相似,而“饹馇”二字偏旁更贴近饮食。
饹馇原材料本为绿豆所做,分去皮绿豆和带皮绿豆,所以做成的饹馇有黄色的,也有带星星点点绿黑色的,是因为豆皮没有去掉的缘故,吃起来与去皮的还是有些差别,依个人口味而选择。
说到饹馇原材料,也只有绿豆做的才是最正宗的,唐山宴一楼这家饹馇真的是业界良心,现场泡豆,剥皮,磨粉,摊烙,制作,一条流水线全部呈现在游客面前,即让人了解饹馇的制作过程,又可见食材的挑选与加工过程。
在唐山,饹馇是当地的名食之一,无论逢年过节,或是婚丧喜庆,走亲戚,待朋友,迎来送往的必备之物。因此有“不吃咯扎宴,不算到唐山”的说法。
说起来唐山为什么会有饹馇这种美味小吃呢?据说早年间唐山这里就产很多的绿豆,当地的百姓们把绿豆用石磨磨成豆瓣,磨好的豆瓣泡在水里,用水磨成汁,把渣子去掉,经过三次去毛浆,形成白色的淀粉之后,再兑上汁,搅拌成糊糊,在锅里摊成一个圆形,一张饹馇就完成了。
因为考究的制作方式,使饹馇非常有韧性,拎起来也不会断掉的,非常的筋道,而且晾晒饹馇的杆必须是向日葵的杆,植物纤维不粘连,晾干效果好。
饹馇不仅种类多样、好吃,据说还有很好的保健的功能。用绿豆制成的饹馇适合消暑,美容解毒,降低血压,血脂等的功能,符合养生饮食的一种食品。
那么这么好吃的饹馇应该怎么吃呢?事实证明,我在唐山宴看到的饹馇不仅仅是制作过程,而是看到了加工后的各种饹馇,有夹心的,有甜的,有咸的,有油炸的等等。仅仅用饹馇就可以做出一百多道好吃的菜来,据说摆一桌饹馇宴也是没有问题的。
来唐山,一定要吃饹馇,不仅仅是唐山的饮食文化传承之一,更是岁月美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