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生命的被动性
个体生命的最大悲哀就是,你不能超越外物的制约性。
现实的制约性是在不断变化,难于琢磨的,甚至在片刻之间,就会摇身一变,使你
措手不及而又无可奈何的。
然则,你不经历过,是不会相信这是真实的,甚至你还傻傻地遐想着美好的憧憬。抑或不愿随意放弃,而鲁莽行事。
这就是人的不可知性,和人的愚蠢的善良,完全因为是原则上的制约性,是处在一种隐形的,甚至欺骗性的多巴胺使你兴奋,而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时,你才会反思自己,是否在某些方面,越过了潜规则,越过了不应该跨过的界限。
不稀罕,真的不稀罕。
利用与被利用,真诚与不真诚,随着时间的甄别,是会从某些方面显露出来的。即使这样,你还是应该抱着一颗平常心而面对所有杂务而行事的。你不能因为受了挫折,而急躁地鲁莽行事,反而应该更冷静地,客观地去对待一切。
黑格尔说:“单纯的身体方面的生活目的和心灵方面的较多的生活目的是相反的,它们可以阻碍,互相搅扰,互相消灭”。
这话说的没错。正因为你明了事物的真相,而事物的真相是经过多种冲突与冲击,甚至处在某种痛苦中而反复明了的。即使这样,你还不应该粗浅地做出判断,而还应该处在静静地观察中。因为传统文化的那种墨香味儿,已经使你根深蹄固地执著起来。
正因此,执著就使你产生了痛苦,产生了自我欺骗。
无论如何,“沧海”缺少“一粟”,只不过是一点点,而“一粟”离开了“沧海”,便连存在都不可能。人如果不能底下高昂的头颅,而谦和的与人为善,那你什么事情也难于实现。
路漫漫,还得践行,即使遇到一点点儿磨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2019年元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