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晚,久久未眠,是那种墨香儿的场景,在你的脑内荡漾得来回盘旋。
你忽然想起《山海经里》一段话,山上多金玉,山下多灵犀。这灵犀,在这里不需多赘,想必众所周知。问题是
你那半瓶水的荡漾,使你陷入到一个尴尬的境地。
心灵相混,高手如林。你与那些书法专家们,聚集在正康大药店的,阳光灿烂的四楼大客厅里,显得那样拘谨。冥冥中犹如一道闪电,划过你的心灵深处。透出你内心的空虚。可你又感觉你的责任感,触动了你的心灵,在张主席的鼓动下,连你自己也不清楚,你是怎样颤抖地,拿起那支神圣的毛笔,又是怎样稀里糊涂写出那几个东倒西歪的字迹来。
可你又慢慢地平静下来。因为你不曾多次领悟到,丑是生命的清道夫。丑是审美活动中的摩菲斯特。它来去无踪,云遮雾锁,又倒海翻江。没有丑的表现,你就不会去深刻领会,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
你静下心来思索,要想真正深入研究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探索与践行,丑是你行进中的必然过程。所谓,化丑为美,不必躲闪,是一场心灵深处的搏斗。如果你飘在面上,不与那些书法专家们接触,不敢在他们面前暴露自己丑的表现,那你就永远不会进步的!
你知道,自己最贫瘠的就是书法实践,即使你将所有的大书法家的名字都一一记下来,而不去实践,那坚固的书法城堡,你连门都进不去,甭再说往高处攀登。
然而,你又想,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地下没有路,你就是路,哪怕是荆棘之路,既然你已经踏进去,你就应该勇敢地走下去!
我们是什么,我们就只能看见什么!如果你连“追求”都不敢想,那你将永远不能抵达目的地。
哲学家哥德说:“人如果从美的东西中得食粮而成长,那么他自己也就会变成优美高尚的的人。”如果在垃圾堆里寻找食粮,再美的山珍海味,也会散发出腐臭的酸味儿!
这就使你深深地领悟到,一个人在他探讨传统文化的墨香中,行进的征程里,不仅要脚踏实地去面对平坦,更要满怀光明地,去穿越黑暗。你站立还是爬行,你奔赴还是停顿,你旋转还是躲避,这完全决定你自己!
2018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