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境

(2015-04-10 10:15:28)
标签:

原创

杂感

分类: 我非我

梦  

 

 

 

 

 

昨晚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想把它忘掉却不可能。

我想试着把它赶走,不行,它越发清晰地在我脑中缭绕。似乎与我摊牌作对,看到底谁能战胜谁。这梦好像有了意识,而且还带着声儿,你写出来、你写出来呀,干嘛要迟手慢脚,不理我……

我猛然一惊,这大脑是怎么搞的?难道……我用手轻轻地敲了敲我的脑门,冰凉的手指像一把魔刀,戳进我的心窝。我再也不能等待下去了,像一位被击败的俘虏,战战兢兢地地将我的梦境又回想了一阵儿——这种生命虚无的意识将走向一个无比宽广的属地,一切皆是赤裸裸、抽象难解的大宇宙;并冠以苍穹与星辰,使我走在一个飘渺的空间里——四周围满目青山,高悬的半月牙形的亮光洒满在土腥味儿的小岛上。

我急速地往前行走,这时我的眼前一黑,像生出翅膀,我腾空嗖地一下,落在一个藏书馆里。在明亮的灯光下,我贪婪地瞅着那些经典图书,但没等我去取,那些书即刻变成用英文版写的外文图书。我傻了似的,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印有“HAWKING”的黑色封面的外文图书。中间有个淡黄色的球体,我猛然想起我看到过这本图书,他是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斯蒂芬.霍金著的《时间简史》。于是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诺大的黑洞,仿佛要将我吞噬……我歇斯底里地大喊了一声,奇迹般地那些外文图书又变成中文版的经典图书。

我不敢贪婪去取书架上的经典图书,只是瞪着眼睛,浏览那些书籍。尤其是那套四卷本线状版的土黄色的《四书五经》,竟然在我走过去的时候,飞到我的手中。我正想去翻看,书又一下子不翼而飞。

现在想起来我都感觉蹊跷——按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来释梦,将理智大门的警卫员撤出来,将自己的强力意志自由释放出来,将卑微的自我也释放出来,我豁然从桎梏了的潜意识中挣脱出来,走到目下的意识中——这个大的藏书馆里,不正代表着我刚参加工作时的新华书店吗?这个流逝了的记忆,这个初涉人生的起点,这个情真意切的感觉,它无时不在牵动着我的脑神经。即使我走多远,即使遇到荆棘折回来,新华书店的店门永远会向我敞开……像一位母亲怜悯她的孩子一样,永远欢迎他们的归来。

是的。一个人在这样的夜里,猛然意识到人的灵魂才是人类的唯一本真。

我没有辜负她,我将我的所有经历所有坎坷用小说用散文用诗歌都写了出来。哪怕写的不成体统,哪怕别人不易肯定,但却是我的心灵之天水。它时时刻刻在我的心灵里流淌着,现在又流淌在我的梦境中。

我在梦境中的藏书馆里彳亍地徜徉,就像站在天堂的藏书馆里徜徉。我无法向你述说我的真情,留下来的只是朦胧的意义和朦胧的表达。这仅仅只是我记忆中的碎片,抑或是我写作中一些不成熟的文字而已。但我内心却很固执、却很倔犟,说不定哪天我还会做出一些我不该做的事情——因为我总感觉每个人像是带着面具似的,那样的不真实?显然从我懂事起,就有这种感觉。也许是母亲的遗传基因吧?也许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吧?

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毫无感觉地活着该多好?或许那时我已经死去,只留下我的意识在空气中荡漾。但是,我此时却不能死。因为我的听觉、视觉、我的器官肢体,还是那样的康健、那样的灵敏。仿佛遭受过千般痛苦之后,伤感便成了我的良药。

可此时,我忽然感觉有个人影在我身后站着,就像是一阵风吹进来的。我猛然回过头,才是我的恩师郎志仁老师,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打了一条紫红色的领带,满脸微笑着向我频频点头。正当我要向恩师问好时,他却摇晃着身子隐遁了……

于是我嚎啕大哭起来——郎老师郎老师,您老不能走啊,我还有一篇小说要让您老提提意见呢?

郎老师忽地一下又出现了。但却离我很远很远,仿佛是个影子,一刹那又不见了。但刚才,就是刚才,那真真切切是郎老师本人。他那稍有点儿气味儿的出气声,分明在我的耳鼓响起……

我似乎傻了。僵直地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好像这样才能惩罚我对恩师的不尊——如果没有郎老师的诱导,如果没有郎老师的指点,我能否斟酌字句写文章,那才是天知道的秘密?

然而,我感觉郎老师此刻肯定不会出来了,他肯定躲在一个向隅小角落里,独自一人坐在一个石头凳子上,拿着他的《长平之战》电视剧本,在那儿逐字逐句地修改呢……

隐隐的念想藏在我的心里,我蔫蔫地从藏书馆里往外走……软弱无力的身子摇晃着,但我却不死心,又往郎老师出现的地方乜斜了一眼——嗖地,书架的正中央,忽然冒出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榕树来。我立刻啷跄地就往那棵大榕树旁边走去,仿佛牵着我的心、牵着我的魂。但我却走不到大榕树的近旁,微弱的视线被遥远的灯光装饰,像是有阳间与阴间之分。我的灵魂迷失在阴阳之间,才缓慢地从心灵深处醒悟过来。

佛像是在考验我——那棵大榕树不就代表着菩提树吗?我的写作能否从此岸到彼岸,扫除了执心和幻心,文字涅槃不就在眼前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徘徊
后一篇:碗子城的联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