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宫
(2010-04-23 10:34:14)
标签:
原创成都青羊宫文化情感 |
分类: 游记 |
青羊宫
我两手伸开,眨了一下眼,飞到了那座白皑皑的雪山上。
没等我站稳,雪山的左侧,突然崩出一块儿带雪花状的巨型青石。青石像有浮力,弹落在对面的冰河上。接着,又有几块儿飞落出去。只见,轰隆一声,雪山塌陷下去。刹那间,冰河化成溪流,潺潺地流着,流着……我却站在河里……猛然,溪流两边突兀地生出许多花草。没允我多想,脚下像生了风,我全身忽地飞腾起来,落到一个瓜果满园的园子里。我砸吧了一下嘴,想摘那个特大的青苹果。可像谁使了定身法,我的手在空中虚晃了几下,不能动了!我害怕地嗫嚅着:我要去青羊宫,青羊宫……
清早一醒,我想着这个梦……心,顿时狂跳起来……
我细想了想,明白了梦的隐喻。我为什么能把《德道经》一字不拉地背下来呢?为什么来到成都总是心情恍惚呢?这本身就延续了个梦,延续着我对老子的终极崇拜吧!
巧,大会定的去眉山、乐山大佛观光的旅游车,恰已挤满,为圆这个梦,我就和几位同仁去了青羊宫。
青羊宫好像坐落在成都市的西南郊,它的南面有百花潭。这不与我梦中的百花园相吻合了吗?
这就怪了?怪就怪在公元前516年,函谷关守关人员关尹喜,有一日夜晚,他在楼关上凝望星空时,突见东方星空万里,祥云缭绕,紫气袅袅,似一条长龙飞腾曲行。又一细看,却是一老翁骑着青牛缓缓而来。他暗自思忖:莫非是圣人老子将至?(因他早闻其名)想到此,便派下属清扫道路几十里,焚香以迎圣人来临。
没多时,果见一位白发老人,倒骑青牛来到关下。关尹喜慌忙跪拜在青牛前曰:关尹喜迎圣大老人迟也!
老子观其浓眉大眼、忠厚老实,便随关尹喜住在关下,收关尹喜为弟子。在此著《德道经》后,曰:“子行道千莲台,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言毕,不见踪影。时隔三年,关尹喜如约前来,老子果然端坐正中。这就是老子住居青羊肆的来历,也成为圣人聚会、老子传道的圣洁之地。
青羊肆延续到三国时取名为青羊观;到唐代改为玄中观;唐僖宗时改“观”为“宫”;五代时重改青羊观,到宋代又复名为青羊宫,直至今日。
踏进青羊宫的山门,习习的微风,吹拂着我的脑门儿,我清晰地看见金字横匾“青羊宫”三个字 ,高悬在山门之上。往左看,塑有土地神、九龙碑;右边有白虎像一尊。还有七星柱、龙凤柱、大石狮、龙王井等。
再往里走,到了混元殿。我仿佛觉得李耳祖宗(老子,姓李、名耳;又叫李聃)白发红颜徐徐向我飘然走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从混沌世界,到宇宙万物产生:无形、无象、无声、恍兮惚兮,若有若无,使这个混元殿处于混沌状态,祖师爷开天辟地,让人慢慢领悟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深邃与魅力,超越时空而又确实存在。
绕过八卦亭,到了三清殿。有一副惹人注目的贴金对联吸引了我:“福地卧青牛石室烟霞万古,洞天翔白鹤蓬壶岁月千秋”。
我们的李姓祖宗啊!您在遥远的天空,感化着无数个民族!在全世界除了《圣经》外,您的《德道经》,独领风骚!
最后到了玉皇殿。
G经理说,过去的危楼拆除后,在原来的基础上,新殿建于1995年。楼下以前供奉着三官大帝,现在供奉着紫微大帝和真武大帝像。楼上供奉着玉皇大帝。
但我觉得,最引人瞩目的是,里面有两只黄铜铸成的大铜羊。长90余厘米、高60余厘米,号称青羊。其中有一只单角铜羊,说是清雍正元年,大学士张鹏翮(别号信阳子),从北京买来送给青羊宫的。底座有记事性诗文:“京师会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下款有“信阳子题”四字)
单角铜羊的微妙之处,是那十二属相化身:鼠耳、牛鼻、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须、猴颈、鸡眼、狗腹、猪臀。
说白了,还是说的人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客观自然规律,一切事物都具有正反两个方面,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啊!
是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人合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