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景气好 萧条期更好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感 |
“好景气好,萧条期更好。”松下幸之助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莫非萧条时期真的比好景气时还好吗?这句话不易直接理解。
相信作为公司的初始创业者,松下先生经历过顺风顺水,也闯荡过坎坷羁绊,挫折和成功都伴随其中了。留下一些话,应是回首往事后凝练的箴言,蕴含了一生的体验。
作为常人,没有松下先生的经历,自然难解其中味,只能凭想象去揣摩了。一个成功者在遇到不景气时会做些什么,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呢?
该是积累自己,认识环境,准备重新崛起的时机吧!
总结、学习、充实,是一个自我提升过程。在不景气时,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会有更深的体会。
能力的提高还包括对环境的认知,不识世间风云变幻,不知天地阴晴冷暖,个人的能力会受到局限,盲目打拼自然难有作为。
对目标的调整或重新设定也很必要,不景气会有多种原因,原有目标与现实偏离也会导致事业陷入低谷。
有了自我强化,有了对环境的理解、判断和对目标的重新定位,摆脱萧条也就指日可待了。万事皆备,只待东风,机会来临时,将会实现一次新的跨越。
或许这就是萧条时期的积累效应吧!在这期间孕育了一次提升。所谓“更好”,应是有了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广阔的施展天地,有了更出色的作为,最终有了更令人满意的结果。
前不久遇到一位朋友,在中部某省份的一个市里当领导。在谈到当地的经济状况时,她摇头说不乐观。原因是去年发生国际性金融危机时,当地经济由于外向型不够,没有感受到太大冲击,也就失去了经济转型的动力。当最近发现东部一些省份在危机发生时期的困境中完成了技术提升,在更高层次上恢复了发展活力时,才意识到本地经济的内在差距再次被拉大了。
或许这一案例可以部分验证松下先生的人生体验,未必每个人、每个企业或组织都可以利用好萧条期,甚至感受不到萧条期的压力,只是若真的把握住了,才可期待可能来临的“更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