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汗水大地情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记 |
初夏时节冀中行
风和麦动浪几重
人天共谋盘中物
阳光汗水大地情
初夏时节,有机会到冀中平原转了一天。绿油油的麦浪随风摆动,透露着今年夏粮丰产的信息,若没有什么意外,应成定局。
听当地人介绍时,常用一句话:“人努力,天帮忙。”显然不会有错,是句大实话。只是仔细琢磨一下,难以判断几分人努力,几分天帮忙。去冬以来,气候总体偏旱,对人是考验,要努力;如何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在育种、施肥、防病虫害上下功夫,也要靠人;去年秋天雨水不少,底墒不错,特别是今年2月底,一场透雨很及时,这份功劳要算在老天身上。若有人能做些客观分析,应是件有价值的事。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从中国情况看,最明显的结果是北方出现了大范围的干旱区,降雨明显偏少。但目前随着经济布局的变化,粮食主产区多数在北方,从水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显然有不尽合理之处。
丰收了,如何报收成成了问题,地方政府有不愿报多的倾向。按说丰产丰收是好事,报多了算是成绩,应求之不得才对。问题在于今年报多了,谁能保证明年会如何,人们都喜欢芝麻开花节节高,不喜欢大起大落,连小起小落都不愿意,能做到年年有进步才是最好的结果。
有人给我算了笔账,河北农村人均农地也就一亩多,种一亩庄稼一年也就能赚几百元,所以要想留住年轻人务农种粮,不是件容易的事,丰产也难做到增多少收。倒是菜农的日子要好过一些,一路上可以见到不少蔬菜大棚,据介绍一个大棚每年可以收入几万元,比种粮要划算得多。
在一片长势旺盛的麦田旁,树立着一个大牌子,上边写着:“领导干部粮食高产示范田”,大概是为了展示地方干部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吧。不过若是其他地方的农民见到了,会不会有什么想法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