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微之路:从板卡到上网本

标签:
板卡彩霸amdintel杰微台湾it |
分类: 移动互联 |
深圳市先冠电子有限公司国内销售主管高强
本土厂商,扬威海外
2008年,在素有IT与通讯业“晴雨表”之称的德国汉诺威国际信息及通迅技术博览会(CeBIT)上,一家中国本土板卡制造商引起了与会观众的注意。这家公司成为了唯一被展示在Intel官方展台的本土品牌,其产品被Intel放在了和台系一线国际大厂同一个展柜里面进行展示。本次亮相德国,不但标志着其深受Intel的重视,同时也见证了中国的板卡企业逐渐崛起的事实。
这家公司叫先冠电子,其板卡品牌名为“J&W杰微”。在展会的6天时间里,杰微展示了多款强势产品,有些产品甚至是台系一线品牌所不能比拟的。Intel平台方面,杰微展示了首款在CeBIT上亮相的带有蓝牙的P45,另外还有将集成DisplayPort端口的G45。在AMD平台方面,除了目前受关注程度高的MCP78和780G外,还有杰微在现场展示了首个AMD三核心处理器平台。
相对于华硕、技嘉、微星等品牌,杰微也许并不够出名。然而在业内,杰微作为昂达、祺祥、七彩虹等显卡品牌的代工厂商早已被人熟知,近来又频频发力上网本市场,并推出了自有上网本品牌“MINIX”,引起了业界诸多关注。
作为一家为许多品牌进行代工的板卡厂商,杰微对外一直保持着低调的作风,很少宣扬自己的品牌。因此,从开始联络到最终采访到杰微国内销售主管高强,令笔者颇费了一番周折……
代理起家,板卡高手
尽管没有经历杰微的初创时期,然而身为杰微市场营销总监的高强对于杰微的成长轨迹仍然如数家珍……
1994年,杰微公司成立,主要业务是作三星、索尼的代理。当时的杰微老总郭旭辉眼光独到,开始由代理商逐步转型为制造商,并开始生产自己的电影卡。1997年,杰微慢慢开始放弃电影卡,开始出品自有品牌的“彩霸显卡”,同样是基于郭旭辉的市场判断。跟当时并称国内四大显卡的另外三家荣丰、金马、高品一样,杰微当时并没有自己生产的能力,彩霸显卡找了台湾工厂代工。然而不同于其它几家单纯的代工厂,从1997年开始,杰微开始了自己的硬件研发,到如今国内最初的四大显卡只剩下了杰微一家。
2002年,经历过声卡、调制解调器及显卡的研制与开发,杰微掌门人郭旭辉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决定进入主板领域。事实上,早在1997年市场上出现了第一款集成声卡、显卡的主板时,郭旭辉就意识到主板的集成化将是未来的趋势。做主板,是杰微是为了自保而不得不做的决策。高强认为,杰微做主板的优势在于深圳地区产业链配套已经发展成熟。杰微从深圳本地就可以买到主板所需的全部原材料,然后送到台湾代工厂生产只需要很少的加工费,最后贴上杰微的牌子销回大陆。另一方面,杰微选择跟当时处于弱势的NVIDIA合作,采用NVIDIA配合AMD平台,杰微开发了几款明星产品,性价比非常好,一下子在市场上铺了开来。
杰微的主动出击获得了时间上的优势。据高强回忆,当时的主板品牌并不多,除了华硕、技嘉、微星、升技,国内只有麒麟等品牌。当时一个板子可以赚2、300元。而到了现在国内大概有100多个牌子,市场非常混乱。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目前杰微已形成集团化的生产与销售,凭借和多家上游芯片供应商的亲密合作关系,加上杰微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杰微先后在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香港地区设立分公司,经销商遍布全国100多个城市,其产品也受到消费者和经销商们的一致好评。2004年J&W杰微正式进军海外,在西班牙、意大利、德国、英国、奥地利设立办事处,渠道合作伙伴遍布澳大利亚、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泰国等十几个国家。
杰出品质、无微不至
1997年,杰微在彩霸显卡及其兄弟产品声霸声卡上出尽了风头,同一时间杰微开始在全国性媒体上大做广告,进行广告宣传和渠道管理。2002年,正式采用“J&W杰微”作为自主品牌。“当时本来仍想采用彩霸品牌,但是在注册时出了一些问题,所以就改用杰微了。”高强表示,杰微品牌的意思就是“杰出品质、无微不至”的意思。
高强表示,杰微虽然在行业内知名度比较高,但消费者对杰微还是比较陌生。他们做过一个调查,消费者听过杰微的可能只有60%,而听过台湾品牌的可能有100%。相比华硕、微星,杰微主板的优势在于成本和市场,劣势在品牌和管理。杰微掌门人郭旭辉就曾说杰微是个“土品牌”,土品牌的劣势就是自己用一百万做的广告效果也不一定有洋品牌用一万块广告费达到的效果好。郭旭辉不认为大陆的板卡技术、品质比台湾、欧美日有什么差距,反而是技术优势已经慢慢转移到了大陆方面,差距主要在品牌。
为什么一定要做自有品牌?郭旭辉曾对媒体透露,因为给别人做代理做得好的话,做过一段时间上游厂商肯定会不满意,总是会在做得最好的时候被上游厂商一脚踢开。所以在板卡方面,杰微从来没做过谁的代理。“当然我们在推杰微这个品牌时也考虑到会不会对OEM厂商带来不利的影响,就这一点我们也进行过具体的协商达成了共识。”高强表示。
上网本不赚钱?花三年做minix品牌
除了板卡推自主品牌,在笔记本领域,杰微也开始推自己的上网本品牌minx。高强透露,杰微真正做上网本是从09年2月份正式开始的。跟其它一些笔记本方案公司有所不同,杰微并没有做公板公模,全部都是自己开模。并且销售渠道主要针对海外市场。“我们主板这一块除了国内市场还有海外市场,用中文杰微品牌相对来讲可能不太习惯,不一定适合老外的这种习惯。”
杰微是内地少数几家得到Intel授权的公司,同时杰微也得到了AMD等上游厂商的支持。在中国大陆,目前能够完成从开发、采购、研发到售后服务一条龙作业的品牌厂商只有顶星、杰微、创智成、联达等为数不多的几家,而这些厂商的产品在经历过7-8英寸、8-10英寸、10-12英寸的转变,对市场的认知度都已非常成熟。
现在上网本利润降低,市场也很混乱,但这种产品仍将是未来趋势。高强表示,去年上网本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保守估计全球有4000万台的需求。于是很多人看着这块蛋糕就一窝蜂地上,前期都是不赚钱去开拓渠道去找客户。很多小的山寨品牌拿公板公模来贴牌,没有成本优势,也没有服务和管理的优势。“当我们站稳脚跟后肯定会有所发展,所有人都这么看,但问题是前期这一段有很多人就熬不过去。”
高强表示,只要解决了上网本的网络、散热、待机时间等问题,那么上网本的第二波热潮必将来临。目前minix上网本正在集成电视、GPS、通讯等各种功能模块,不久将会有一批差异化的产品上市。高强透露,杰微要做的是整个笔记本的产品线,而上网本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除了上网本,我们还有做数码和外设,还有就是一体机,以及移动上网设备MID。”
“做笔记本是很耗钱的东西,像我们这个备料要备多少都是几十个几十个的备,笔记本目前来看是在亏钱没有赚钱,前期设备投入4000万,还没有算人工与研发的投入,第一款模具50万,第二款10寸的模具80万,12寸的模具70万,可以肯定的说现在笔记本是赚不到钱的。现在我们走海外渠道,一台机子就赚个5美金。”高强表示,目前杰微并不指望上网本来赚钱,而是做好了两到三年做品牌的长期准备。
首发于《国产笔记本》杂志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