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黄河
流经开封的一段黄河是“悬河”,也就是河床高于开封城。旧中国水患不断,开封历经磨难,几次决口,汹涌的黄河水裹挟着泥沙将所经过的地方都淤为平地,从此,让我们知道了一个象征苦难的词:“黄泛区”。1952年,毛主席曾专程来这里视察,并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推动了治黄事业的长足发展。
黄河距城近十公里,我们一路向北,当看到黄河的时候,也就到了黄河的渡口--柳园口,它是黄河上有着500余年的历史、较大的古渡口之一。
今天,在宾馆旁乘3路公交到铁塔公园换乘6路车可直达黄河大堤。我又一次站在了黄河岸边,这里已是开封柳园口黄河游览区了。
在开封市铁牛村,有一镇河铁犀,为明河南巡抚于谦所铸,妄想以此镇洪水、降水害,村子也因此而得名。铁犀背上铸有于谦撰写的《镇河铁犀铭》:“......变幻灵犀,雄威赫奕。填御堤防,波涛永息。安若泰山,固若磐石。......”表达了百姓要求根除河患的强烈愿望,也成为了古代中州大地迭遭水患的历史见证。今天,开封河务局以原铁犀样翻铸一尊,安放在柳园口黄河游览区。护栏围成的石台之上,铁犀屹立,高约2米,铸铁而成,独角朝天,面向黄河。护栏外植柳,立有一碑座,上为扇形的《镇河铁犀碑》,碑文写:镇河铁犀为明正统十一年五月(公元1446年)河南巡抚于谦所建,...原物在开封城东北铁牛村。五百多年前铸铁犀镇河只能反映饱尝河患之苦的开封人企图借助神力制服黄河的强烈愿望,然而铁犀不仅没有镇住河,甚至自身也难保,曾两次被决口后的黄河泥沙淤埋在地下。...今天我们重铸铁犀,是想提醒人们不忘河患,居安思危,团结治黄,努力把黄河的事情办得更好。http://sucimg.itc.cn/sblog/oba2e748aeb979df21f542f646ac06e0b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