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封旅游小记(1)又见黄河

(2016-07-10 14:53:40)
                  又见黄河
    开封,河南省一座被称之为“七朝古都”、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城市。春秋时期(公元前743-701年),这里属于郑国的疆土,郑国的国君郑庄公在这里修筑了一座储存粮食的“仓城”,取“开拓封疆”之意,定名为开封。后来,又曾叫过大梁、称过汴州,后梁时起名开封府,五代时期改叫东京。http://sucimg.itc.cn/sblog/o6c5b983e1eff7dd8787feb969d844b0b
    和老伴到古城旅游,已经是我第二次到开封了。上一次来的时间是1987年的7月,参加全国电台文艺协作会,在这里待了半个月,时间久了,已经没有太多的印象。只记得变蛋(松花鸡蛋)很便宜,一角一个,香油一塑料桶(二斤),连桶才要六元钱,当然不用说,回家时带了些回去。另一件至今没忘的事,就是到开封郊外去看黄河了。从未见过代表中华民族象征的黄河,而且听说黄河距离城市近在咫尺,这是多好的机会呀。“不到黄河心不死”,会议之余,约上几位同行坐上开往郊区的公交车,去亲眼看看母亲河。http://sucimg.itc.cn/sblog/o326de202e86981c3706456e5bb932693
    流经开封的一段黄河是“悬河”,也就是河床高于开封城。旧中国水患不断,开封历经磨难,几次决口,汹涌的黄河水裹挟着泥沙将所经过的地方都淤为平地,从此,让我们知道了一个象征苦难的词:“黄泛区”。1952年,毛主席曾专程来这里视察,并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推动了治黄事业的长足发展。开封旅游小记(1)又见黄河

    黄河距城近十公里,我们一路向北,当看到黄河的时候,也就到了黄河的渡口--柳园口,它是黄河上有着500余年的历史、较大的古渡口之一。
    站在岸上,能看到黄河上满载货物和乘客,开行在渡口间的机动驳船。正在驶向彼岸的豫北平原。http://sucimg.itc.cn/sblog/o6544b3fe13d4862b98bf257d4ac28785
    黄河流过黄土高原后,几经沉淀,水质清澈,缓缓东流。此时的我有了想下水的冲动。依仗着年轻,二话不说,脱衣脱裤,畅游在黄河中。近三十年了,这难忘的一幕至今不能忘怀,也成了我和朋友们经常夸耀的话题。http://sucimg.itc.cn/sblog/o4b2b2ea374e1eb6daef232fc5344a9e2
    今天,在宾馆旁乘3路公交到铁塔公园换乘6路车可直达黄河大堤。我又一次站在了黄河岸边,这里已是开封柳园口黄河游览区了。
    世事沧桑,弹指之间,黄河冲刷,河床改道,已找不到我当年游泳的确切地方。大江东去,流入海洋,再也不见我当年击水的那片片浪花。http://sucimg.itc.cn/sblog/o2d5215afa32e0644a34fbc5151fe9a8f
    在开封市铁牛村,有一镇河铁犀,为明河南巡抚于谦所铸,妄想以此镇洪水、降水害,村子也因此而得名。铁犀背上铸有于谦撰写的《镇河铁犀铭》:“......变幻灵犀,雄威赫奕。填御堤防,波涛永息。安若泰山,固若磐石。......”表达了百姓要求根除河患的强烈愿望,也成为了古代中州大地迭遭水患的历史见证。今天,开封河务局以原铁犀样翻铸一尊,安放在柳园口黄河游览区。护栏围成的石台之上,铁犀屹立,高约2米,铸铁而成,独角朝天,面向黄河。护栏外植柳,立有一碑座,上为扇形的《镇河铁犀碑》,碑文写:镇河铁犀为明正统十一年五月(公元1446年)河南巡抚于谦所建,...原物在开封城东北铁牛村。五百多年前铸铁犀镇河只能反映饱尝河患之苦的开封人企图借助神力制服黄河的强烈愿望,然而铁犀不仅没有镇住河,甚至自身也难保,曾两次被决口后的黄河泥沙淤埋在地下。...今天我们重铸铁犀,是想提醒人们不忘河患,居安思危,团结治黄,努力把黄河的事情办得更好。http://sucimg.itc.cn/sblog/oba2e748aeb979df21f542f646ac06e0b
    游览区内游人寥寥,“镇河铁犀”圆睁双眼,寂寞地仰望兰天,盼人听它讲述昔年往事。http://sucimg.itc.cn/sblog/obb8e6d4048c54db3c33ba7a98aa4b152
   “黄河母亲”雕塑安卧在黄河岸边,一位慈祥的“母亲”代表着黄河的拟人形象,代表着中华民族之灵魂。匍匐在“母亲”面前的孩子不就是华夏儿女的化身吗?黄河用她甘甜的乳汁养育了我们。http://sucimg.itc.cn/sblog/jbcbfee91dc801f63a0c6d53898dbae09
    向游览区内清洗汽垫船的师傅打听,渡口现在哪里?说,上个世纪90年代,在渡口上建成了开封黄河公路浮桥,渡口已不复存在。浮桥在哪里?说,离此地还有四十分钟的步行。不顾炎热和年岁,我决心去看浮桥。http://sucimg.itc.cn/sblog/oe0a5d5b0dac66c5dc9d0c9eb95739414
    浮桥由铁浮船串联而成,桥上可并排开行两辆车,很稳,丝毫不感到摇晃。仅仅上去站了站,实在没有力气再走完浮桥了。据说,桥那边不远就是赵匡胤黄袍加身、兵变陈桥的陈桥驿。http://sucimg.itc.cn/sblog/jd6b2e8e75620b3127676204f5d94d0b0
http://sucimg.itc.cn/sblog/o79c4cef89605d320598aab66244352b0
http://sucimg.itc.cn/sblog/oe9052bce313a01281845bf5a88158bf5
http://sucimg.itc.cn/sblog/o32f93d243a02c18d3d1623812076688e
     我来了,黄河,今天我来看你,你还记得我吗?http://sucimg.itc.cn/sblog/ob91c59e3b90f8fa827bb4f16f9ce7e6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