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的女儿——读《中国二十世纪散文精品——冰心卷》

(2012-02-19 23:34:08)
标签:

冰心

大海

散文

文化

分类: 书香一瓣(读书随笔)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书名:中国二十世纪散文精品——冰心卷

作者:冰心

编选:萧风

版本: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6年3月  1版1印

**************************************************************************************

  

    在冰心先生众多的散文选本中,我格外喜欢这一本。这本选集的编选者萧风女士是冰心研究专家,曾著有《冰心传》,这本散文集收录了冰心的很多代表作,其中完整收录了冰心先生早年所写的《往事》和《寄小读者》系列的全部文章。

  《往事》系列散文写于1922——1924年,分为两部分,共30篇文章。在《往事》总标题下,有一行副标题——“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准确概括了这组散文的内容。在写这组散文之前,冰心已在《晨报副刊》上连载了两组小诗《繁星》和《春水》。而用冰心自己的话来说,往事就是放大了的《繁星》和《春水》。在往事的题辞中,冰心写道:“在别人只是模糊记着的事情/然而在心灵脆弱者/已经反复而深深地/镂刻在回忆的心版上了/索性凭着深刻的印象/将这些往事移在白纸上罢/再回忆时不向心版上搜索了!如果说《繁星》与《春水》将冰心滴滴点点的思索用诗意的语言凝结成一串串小巧玲珑的珍珠,那么《往事》就像是一枚晶莹剔透的水晶,每一块都是那样纯净清澈,纯净。

   在《往事》系列的30篇文章中,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而展开对宇宙的探求、对自然的赞美,对亲情的歌颂,对人生的思考。这些散文近似于散文诗,将诗的灵魂与散文的骨骼融为一体,使文章如行云流水般生动、流畅,而又在这细腻流畅的叙述中,闪现着智慧的光芒。

  在往事系列的第一篇文章里,冰心把大海视为自己童年里“第一厚的圆片”。1903年——1911年,冰心在烟台的大海边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与海为伴的日子里,冰心爱上了大海,依恋着大海。她曾写道:“大海啊/那一颗星没有光/那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繁星》一三一),冰心曾说:“烟台是我灵魂的故乡。”而大海的精神也对童年冰心的人格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冰心的包容、虚怀与博爱的思想也从那时起开始萌芽。

   在《往事(一)十四》中,记录了冰心和弟弟们的一次谈话,话题围绕着大海来进行。弟弟们描绘起了“海的女神”的模样。冰心则说:“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能做个‘海化’的青年。”弟弟为涵感叹“上下数千年,竟没有一个‘海化’的诗人!”而后话题转移到别处,而冰心却思索着刚才的那些话:“只在我心中,反复地寻味——思想。”也许在当时的思想中她就已经立志要做这个“海化”的诗人了。在往事的最后一篇文章里,她甚至想到了死后的那个“海化”的葬礼。

  “何如脚儿赤着,发儿松松的挽着,躯壳用缟白的青绡裹着,放在一个空明莹澈的水晶棺里,用纱灯和音乐,一叶扁舟,月白风清之夜,将这棺儿送到海上,在一片挽歌声中,轻轻的系下,葬在海波深处。

  想象吊着白衣如雪,几只大舟,首尾相接,耀以红灯,绕以清乐,一簇的停在波心。何等凄清,何等苍凉,又是何等豪迈!”

  在这样一个“豪迈的葬礼”中,《往事(一)》也随之收笔了。而在《往事(二)》的篇章里,大海依然是冰心眷恋。在第五篇文章里,冰心在回答一个朋友为何爱海的问题时,竟:“怡然的笑了”。“并非喜欢这个问题,是喜欢我这时心身上直接自海得来的感觉,我笑说:“爱海是这么一点一分的积渐起来的爱起来的……。”冰心对海的爱是执着的,忘我的。她甚至要去做一个孤独的灯台守,永远相伴着大海,守望着灯塔,做“光明的使者”。在第八篇文章里记载着父女之间的对话,尽管当年年少的冰心将灯台守的生活想象得过于浪漫和理想化,但一个柔弱的小女孩却有这样广博的胸襟,这样崇高的奉献精神,可见她已经是一个“海化的青年”,“海化的诗人了”。

  最终因为灯台守不要女孩,童年冰心的理想无奈地破灭了。然而冰心同海的缘分并没有断绝,在她之后的人生里,多次漂洋过海,也留下了如精美的扇贝一般的名篇佳作。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就是她的《寄小读者》系列。 

  《寄小读者》写于1923——1926年。当时冰心赴美留学,在旅途中和留学生活里,共写下了29篇通讯,发表于《晨报副刊》的“儿童世界”专栏。在这一组散文里,冰心用她优美到极致的文笔,歌颂母爱、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尽管因为去国离家,笔调里不免带着淡淡的忧伤,但总的基调是清新明丽的,特别是她对于景物的描写,可作为一代代小读者们永远的范文了。

  在通讯七中,她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海景:“我自少住在海滨,却没有看见过海平如镜。这次出了吴淞口,一天的航程,一望无际尽是粼粼的微波,凉风习习,舟如在冰上行。到过了高丽界,海水竟似湖光,蓝极绿极,凝成一片,斜阳的金光,长蛇般自天边直接到栏旁人立处。

  上自穹苍,下至船前的水,自浅红至于深翠,幻成几十色,一层层,一片片的漾开了来,……小朋友,恨我不能画,文字竟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写不出这空灵的妙景!

   八月十八夜,正是双星渡河之夕,晚餐后独倚栏旁,凉风吹衣,银河一片星光,照到深黑的海上。远远听得楼栏下人声笑语,忽然感到家乡渐远。繁星闪烁着,海波吟啸着,凝立悄然,只有惆怅。……”虽说不能画,却让我们从文字中感受着如画一般的海景。相信每一个读过的人都沉醉于其中了。

  郁达夫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评价冰心散文:“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茅盾在冰心论一文中说“在所有五四期的作家中,只有冰心女士最最属于她自己。”阿英在《现代中国女作家》中,将冰心的文学语言与艺术风格概括为“冰心体”。冰心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很多后来的著名的作家都喜欢冰心的作品。

  巴金先生曾说自己是冰心作品的“爱读者”,而当1999年2月,冰心先生仙逝后,她当年的小读者,如今的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写了他平生的第一首诗来纪念这位杰出的女作家。金庸先生说“我从不曾写过新诗,这次因冰心逝世,忽然想到了她充满感情的文字,不由自主地写了出来。”我们也用金庸先生的小诗来作本文结尾,也用这首小诗来表达我们的怀念之情:

     “六十年前,我是诵读冰心阿姨那本毛边书面的小读者,

  今天,小读者成了老读者,心中仍缓缓流过你书上的那些句子。
 

  在蓝天下,碧海上,闪烁的星星下,大船的甲板上,

  你母亲抱着你,你出一身大汗,病好了。

  我为你欣喜,感觉到了自己母亲的爱,

  我也生过大病,妈妈也这样抱过我,

  六十年来,在艰难困苦的时候,我时时想到你那些温馨的语句,
 

  听说你病了,在医院里,大家送鲜花,送爱,送关怀给你,

  可是没有你妈妈来抱你了,

  于是你倦了,你去找妈妈了,投入她温暖的怀抱。

  我们失去了你,但是你找到了亲爱的妈妈。

  在蓝天下,星光下,在碧海上,你在妈妈的怀里,

  带着我们千千万万小读者,大读者,老读者的爱。”

 

 

http://www.wangyizhou.com.cn/upload/%E7%83%9F%E5%8F%B0%E7%9A%84%E6%B5%B7_%E7%83%9F%E5%8F%B0%E5%A4%A7%E6%B5%B7.jpg

烟台浩瀚的大海是冰心灵魂的寄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