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烛火尚明
烛火尚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76
  • 关注人气:36,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实人的意义

(2010-12-17 19:12:18)
标签:

潜规则

杂谈

分类: 小孤村随笔(杂文)

  从小我就是个老实人,而且老实人的称号一直保持至今。不过对于这个称号,小时侯和现在的感觉却相差很大。在当小孩子的时候,一听到别人说这孩子老实,心里还很高兴,认为是在夸我。后来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就越来越觉得这个老实的评价不是什么好话。用我母亲的话说就是“老实就意味着傻。”

  她说的也许有一定道理。我听过一段相声,说现在作征婚的人都描述自己的优点,没有说自己缺点的,即使有缺点,也要用相应的优点来掩盖。比如说这人智力有缺陷,用土话说“傻啦吧唧”,那么在征婚的时候就要说这个人“老实巴交”。不过现在老实人不吃香了,即使说自己老实巴交也没有哪个姑娘跟你,现在的价值观不比当年了。现在如果听到某位“资深美女”说自己的老公当年一无所有,只是因为老实就嫁给了他,恐怕也只能被她的后辈当笑话来听了。

  让我困惑的是,什么时候老实倒成为一种缺点了?难道这个社会真到了“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地步吗?细想起来,这其实也很正常。中国人往往有这样的从众心理,老实人落魄至此,只能说明现在不老实的人太多了。别人不说,我自己就因为老实从小到大挨了不少欺负。在众多不老实的人身边,老实人肯定会处处吃亏,往往和熊包、窝囊废画等号了。那么不老实的人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遥想langlang ago的原始社会里,大家和平共处,相安无事,都在做老实人,因此那时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后来人的大脑越来越发达,思维也越来越活跃,社会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时的人们已经不止满足于起码的生存需求,而是产生了虚荣心和贪欲,有了更进一步的追求,于是这时便出现了第一个不老实的人,开始公共的资源以掠夺的方式归入自己名下,他就成了奴隶主,人类从此也就进入到了阶级社会。

  而后在中国出现了几位大人物,想要让中国人再次老实起来。其中有个人叫姬旦,大概这个名字极易与一种食物混淆,于是后人便称他为周公。这位周公是黄帝之后中华文明史上的又一伟人。他制礼作乐,建立法规,如果说黄帝是人文初祖,他就应该算二祖。但到了春秋时期,诸侯割据,军阀混战,打乱了周公定下的秩序,到了礼崩乐坏的地步,这时便又有了一个=姓孔名丘的人站了出来。

 儒家的思想说到底也是叫人们做老实人。做到儒家所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者必然会是老实人。孔子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尽管长期被当做礼教批判,但这句话的价值是不容否定的。儒家思想虽然有迂阔的一面,但毕竟是为世人制定了一种道德准则。后来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宗教,无一例外都是教化世人当老实人的。象佛教的具足戒有256条戒律,能不破这些戒律的必然是世界上最老实的人了。

  我们从小生活在党的阳光下。党也提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老实人该是什么样呢?比如说当官的不贪污受贿,行医的不拿红包,教书的不收补课费,做买卖的不产假货,当会计的不做假账等等,这些都是本应如此的,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再有像给打工者付工钱也是天经地义之事,但为什么每到年底都会有民工玩“跳楼秀”呢?湖北出了对“信义兄弟”得到广泛赞誉。但从道理上说,他们按时给农民工付工钱也只是做了应做的事而已,他们因此被表彰只能说明现在不老实的人实在太多了。

  现在不老实的人有多少?不说别的,打开网络便可见一斑。网络中充斥的“黄赌毒”屡禁不止,随处可见的穿着马甲的网络暴民每天都在制造世界上最肮脏恶毒的语言打击他们不喜欢的人。打开报纸电视等媒体,每天都有各种恐怖、邪恶、荒唐的事发生,只有源源不断的不老实的人才会为我们贡献如此多的抢眼新闻。

  因此可以做如下的总结: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总是会有人被染成某一种颜色,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大多数的人都不老实时,那么老实人不甘被欺负,也不甘居于人后,也会变得不老实。社会风气自然就会变坏。反之当大多数的人都老实时,不老实的人便会有所顾虑而不敢轻举妄动,社会风气也会好转。

  所以说人太老实了自然不好,但不老实更不好。关键要做怎样的老实人,老实人不等于窝囊,不等于逆来顺受,也不等于麻木不仁。真正的老实人应该是在规矩中生活的人。他们的可贵就在于守规矩。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老实人按规矩办事,不逾越规矩,所以社会才能够健康和谐地向前发展。而不老实的人是规矩的破坏者,他们为一己之私,建立了另一套见不得阳光的规矩。当不老实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这套规矩的影响力也就越来越广泛,最终潜移默化,心照不宣,却普遍认可。这就是所谓的“潜规则”。

  “潜规则”是社会的毒瘤,是不老实的人变多了后的产物。如此一来,老实人正在像珍稀动物一样迅速消失。但如果在这样大背景下,这个社会还有老实人存在,还有人能做到“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堂堂正正,坦坦荡荡,那么这样的老实人无论何时都是值得称颂的。这样的人往往越稀少才会显得越可贵。在“潜规则”泛滥的情况下,还有人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坚守“显规则”,能够将我们传统的思想精髓一以贯之,这样的人尽管可能会默默无闻,却应该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有他们存在,我们才会觉得这个社会还有一点希望存在。这就是老实人的意义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