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完美英雄赵子龙

(2010-11-30 21:43:23)
标签:

三国

赵云

文化

分类: 文史馆(文史随笔)

            感谢《心灵之旅》圈子的推荐!

  有句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三国时代,尽管英雄人物辈出,但这些英雄也并非都是白璧无瑕,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弱点。在老罗的《三国演义》里,也很难找出一位完人。即便是老罗精心打造的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也有误用马谡,丢失街亭的败笔。不过对于一个人,老罗却不吝笔墨和感情,不仅让他具有超人的勇力,也让他拥有一切优秀的品质。可以说在这部《三国演义》里,他是唯一的完美的人。这个人就是赵云赵子龙。

  后来看过一些有关《三国》题材的文艺作品。总会有个疑问:那就是无论在影视剧里还是戏剧舞台上,赵云都是以一个年轻将领出场的。而到后期他随诸葛亮出祁山时,他便成了一位须发皆白的垂垂老者。似乎中年一段被省略了。而实际上如果按《三国演义》的说法,赵云至少要比诸葛亮大上二十岁。也就是说诸葛亮26岁出隆中时,赵云已经年届半百了。而老罗并未像写黄忠那样,让他一直以老将的面貌示人。也可见老罗对这个人物太喜欢了,把少年英武与老当益壮都加冕于他身上。

  以前总听长辈讲赵云的事迹,常常提到他是位“常胜将军”,一生未曾打过败仗。在老罗的笔下,赵云就是三国里的战神。他在当阳长坂坡单人独骑迎战曹操的八十万大军,杀得七进七出,斩曹将54员,砍大道旗两杆,夺槊三条。最终成功救出刘禅,杀出重围。仅此一役,便奠定了他的神威。以至于人们一提起赵云,便立刻会联想到他在长坂坡的雄风。

  赤壁之战后他又随刘备平荆南四郡。后又参与了刘备与曹操的争夺汉中之战。在汉水,黄忠战败后,赵云又单人独骑杀入曹军阵中,杀敌无数,救回黄忠。曹军大将张郃、徐晃甚至不敢近前交手。被刘备叹为“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兵败夷陵被陆逊追杀,又是赵云前来救驾,把陆逊吓得望风而退。刘备死后他又随诸葛亮南征孟获,一出祁山。出祁山时,赵云已是七旬老将,但雄风不减当年。力斩西凉大将韩德父子五人,大战后起之秀姜伯约。在马谡失街亭后,又是赵云断后。不仅全师而还,而且力斩敌将,杀败大将曹真,为他英雄的一生画上圆满句号。

  当然,《演义》中的赵云同诸葛亮一样都是被神化的人物。诸葛亮的智谋被神化了,赵子龙的勇猛更被神化。试想人上一万,就无边无沿,人上十万就扯地连天了。一个人再有本事怎么可能在八十多万人的阵营里如入无人之境呢?即使这八十万人站着不动,就让你一枪一枪去挑,也得被累得吐血了。而在正史里,对赵云的事迹记得则十分简略。严肃的史学家陈寿老先生可不像老罗先生那样浪漫。他把赵云同其他蜀汉的其他四位“虎将”合为一传,只“赏赐”给了这位传奇将领二百余字。略记了他在当阳长坂坡和箕谷威震敌军的事迹。幸而又有一位大史学家裴松之先生在注《三国志》时引用了《赵云别传》的很多内容(《赵云别传》已亡佚),才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历史上真实的赵云。也为老罗写《演义》提供了很多资料。

  在我看来赵云的完美不仅在武功上,更在于他的人格魅力。他既不贪财也不贪色。刘备入主成都后,想要分封有功将领。赵云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但赵云却向刘备进谏,引用汉代名将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名言,认为新君初立,最重要的是稳定民心,只有人民安居乐业之后,才可封赏诸将。在赵云生平最后一役,率全师毫发无损回到营中后,高兴至极的诸葛亮要赏赐赵云五十斤黄金,此时只要赵云说上一句“Sankyou”便可以笑纳了。而赵云却非但不感谢,反而指责诸葛亮赏罚不明。认为自己是败军之将,不治自己的罪就算宽大处理了,怎么还能给自己赏赐呢?最终分文未受。

  面对钱财如此,面对女色他也同样做到不动心。打桂阳之时,桂阳太守赵范投降后,想把自己颇有姿色的寡嫂许给赵云,结果被他以“同宗”为由断然拒绝。后来赵范藉机逃走,而赵云早已识破赵范为人,因此与他并无瓜葛。可见赵云的政治觉悟之高。如果换了今天的某些领导干部,早就被美色拉下水了。

  但可惜的是像赵云这样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难得英才在刘备那里并未坐到很高的地位,终其一生也只不过是个将军。死后才被封为“顺平侯”。而其他四位“虎将”生前都被封侯,赵云是“五虎将”里地位最低的一个,甚至连魏延这样的后起之秀都不如。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为人太耿直,数次直言犯上,因此不讨刘备的喜欢。

  特别是刘备在关羽遇害打算为其兴兵复仇时,赵云又说了一番不合时宜的话:“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这话惹恼了刘备。刘备嘴上一口一个四弟,实际上同他当年摔孩子给赵云看一样,都是要买人心,实际上只有刘关张才是一条心的。如今赵云当着群臣的面反对他为关羽报仇,让刘备下不来台,就等于把自己同刘备对立了起来,这无疑是让刘备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刘备东征之时,最初定的先锋官为张飞,张飞遇害后,又起用了名不见经传的吴班当先锋。而只给了赵云一个又苦又累又不出功绩的压粮官的差事。

  直到赵云在夷陵救驾之后,刘备才颇有悔意。但赵云对蜀汉的忠贞却一如既往。以至于步入高龄,依旧请缨出战,可以说忠勇之气贯穿了他的一生,也成就了他的完美一生。他的完美也体现在他的结局上。三国的英雄能得善终者不多。赵云是以高龄善终的,而蜀汉的其他名将不是惨遭横死就是像马超、关兴一样英年早逝。这也许是老天对这个英雄的怜爱吧。因此尽管《演义》中的赵云被神化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向他学习:他的英勇无畏,他的淡泊名利,他的清心寡欲,他的正直敢言,永远堪为后世的典范!

 

 

                             http://img1.gtimg.com/news/pics/hv1/128/247/509/33160838.jpg

 

                                河北正定赵云故里雕像

 

 

                              http://www.hb.xinhuanet.com/travel/2006-04/19/xinsrc_560403191657859268952.jpg

 

                                          湖北当阳长坂坡遗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张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