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考阅卷:哥哥你错了

(2011-12-19 16:30:47)
标签:

古代考场

科考阅卷

杂谈

分类: 逸闻

 

文/ 刘 涛

    古代考场之中,有很多妙趣横生的批词。

    唐朝时,有位考生在答卷中写了很多“而”字,既嗦又不妥帖。考官遂在考卷上批道:“当而而不而,不而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用11 个“ 而” 字,讲明了“炼字如琢”和“惜字如金”的道理,令那位考生汗颜折服。

    明朝某年科考,一富家子弟前往京城赴考。他虽然有权有势有背景,但学识浅薄,做不来八股文章,无奈之下就在试卷旁写道:“童生乃当朝王大人之妻(应为戚)。”本想通过拉关系侥幸录取。谁料,主考官却铁面无私、不讲关系,在卷子上大笔一挥批道:“童生既系王大人之妻,本官概不敢娶(取)。”主考官将错就错,既讽刺了考生,又巧堵了后门。

    清末有年科考,作文题目是《昧昧我思之》,典出自《尚书· 秦誓》。有一位考生不知其典,误将“昧昧”理解成“妹妹”,于是洋洋洒洒,满纸情爱。考官阅罢啼笑皆非,于是信笔在卷上批注:“哥哥你错了!”真是幽默风趣,回击有力。另一考生对“父母在”试题不解其意,竟写道:“夫父母,何物也?”考官一看,挥笔批道:“父,阳物也;母,阴物也。阴阳不和,生下你这怪物也!”实乃风趣至极。

(文章来自《文史博览》2011 年第8   责任编辑/齐 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