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哲学罗素西方哲学史希腊文明文化 |
分类: 罗素西方哲学史 |
1、希腊文明兴起的背景——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巴比伦文明):
(1)文字的发明。
注:罗素写道:“文字的发明在埃及大约是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巴比伦也晚不了太多。”但如果上网去查,有的资料则称其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谁为正解?待考。
(2)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是农业文明(周围的民族最初则是畜牧文明),因为有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3)社会阶层:
(4)埃及的神学(宗教)和巴比伦的神学:
a.相同点:本来都是一种生殖性能崇拜。
b.不同点:埃及人主要的关怀是死亡,这就产生了木乃伊以及豪华的陵墓建筑。巴比伦更关心的是现世的繁荣而不是来世的幸福。
c.政治动机改变宗教面貌,道德与宗教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5)巴比伦的发展史比埃及更带有黩武好战的性质。
(6)巴比伦有发达的巫术、卜筮和占星术,并萌发了影响希腊文明的科学。
注:“文明”和下文要出现的“文化”都是考古学名词,与通常意义不同。考古学文化,是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而考古学文明则是指发展到较高程度的文化,这个较高程度通常要满足三个条件: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是城市的出现。
2、希腊文明的前身——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左右):
a.发端:商业的发展。是航海民族的文明,与埃及在商业上有密切的联系。
b.米诺文化(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400年左右):欢愉,几乎是颓废奢靡,与埃及神殿的阴郁迥然不同。
c.宗教:如埃及一样,信仰死后的生命,认为人死之后,生前的作为就要受到赏罚。
d.文字:有一种直线形文字。
注:罗素说还没有人能够辨识,因为这本书出版于1945年,而其中的一种线形文字B在五十年代由英国学者文特里斯破译成功;另一种,更古老的线形文字A,至今还没有能够真正破译。
e.城市:没有城墙,因为受海权保护。
(2)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900年左右)(正是荷马诗歌所描写的文明):
a.发端:米诺文明毁灭之前,约当公元前1600年左右,传到希腊大陆。
b.发现:
怕战争。”
c.宗教:
3、希腊文明的兴起:
(1)发端:入侵者的移民和定居;农耕和海上贸易。
(2)地理条件:
(3)社会制度:不同的地区社会制度大有不同:
a.斯巴达:少数贵族压迫另一种族的农奴的劳动而过活。
b.较贫穷的农业区:耕种自己土地。
c.工商业繁荣的地区:自由的公民使用奴隶。
(4)政治:
(5)文字:从腓尼基人那里学到书写的技术。而腓尼基人受着埃及和巴比伦两方面的影响。
4、希腊文明的第一个有名的产儿——荷马:
(1)荷马其人是否存在尚有争论,罗素倾向于把它看作一系列诗人而不是一个诗人。主要作品为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
(2)荷马开化的贵族气质和启蒙理想。
(3)荷马诗歌中的宗教并不很具有宗教气味。神祗们完全是人性的。真正与宗教感情有关的是连宙斯也要服从的运命之类的冥冥的存在。这也许就是科学之所以能得出对于自然律的信仰的渊源之一。
5、古希腊我们所理解的宗教——狄奥尼索斯(巴库斯)—奥尔弗斯:
(1)狄奥尼索斯(巴库斯):酒神。由于对他的崇拜便产生了一种深刻的神秘主义,它大大影响了许多哲学家。
(2)巴库斯崇拜的具体内容:
(3)审慎对热情的冲突。
(4)奥尔弗斯:是狄奥尼索斯崇拜的精神化形式,从而影响了后世的哲学。奥尔弗斯教徒的教义是为人所熟知的:
a.女权主义。(影响了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
b.尊重激烈的感情:
(6)罗素认为把希腊人都归于静穆或热情都是片面的。希腊同时含有这两种倾向。而罗素则特别注意到非奥林匹克的宗教对于希腊思想的影响,他推荐了三本书:哈里逊的《希腊宗教研究导言》,康福德的《从宗教到哲学》,约翰·伯奈特的《早期希腊哲学》。(后两本书罗素以后还会引用。)
(7)罗素认为,科学的兴起而非祭司阶级的缺失使得希腊宗教免于东方式的宗教。
(8)orgy(狂欢),奥尔弗斯教派用这个字来指“圣礼”。罗素以后还会提到这个词与另一个词的联系。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