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外地出差,住宿安排妥当,闲暇无事,便约同事去酒店健身房打乒乓球。
虽经电话咨询,但去后客服却以有小孩学习乒乓球为由,推劝半小时后才能玩。尽管孩子是无辜的,但酒店的配套设施被挪作商用,让人心中顿生不快。
外出散步去。回转身,见一客人挥舞着球拍向我们示意,肯定约球!略一犹豫,碍于健身房劝阻在先,便婉言谢绝。客人略显失落。
约四十分钟后返回酒店。碰巧,电梯间里又碰见了刚才那位。
“打会球去?!”男子再次邀约。
“我不太会。”
“我也刚学!”
盛情难却,只好欣然应约。
待双方拉开架势,我这才仔细打量起这个搭档:一位略显瘦弱的中年人,运动衣裤,中等身材,一脸谦和。
拍子上手,我略微一愣。这是一幅再普通不过的入门级球拍,质量档次不言而喻。
“刚买的!”见我打量,对方解释道。
尽管使出浑身解数,对方的技术确实也不敢恭维,动作稚气,完全没有基础。而且动作失调甚至有些搞笑。其实,运动的天赋是非常重要的,人和人都不可类比!好在对方仍兴趣盎然,浑然不觉。
我居然被他这种自信和乐观的心态所打动,自我陶醉在喜欢的世界里,又何尝不是好事!
“师傅,贵姓?”
“姓郭。”
“您是什么地方的人哪?”同事补充到。估计猜测也是住店客人。
“**局的!”
“哦,本地的。”
“副局长!”郭局又补充道。
真不够谦虚的,我心里嘀咕着。
郭局像跳舞一样挡来扣去,始终乐此不疲,还时不时宣布着竞赛规则,玩兴很浓。
“这是今天刚买的拍子。前些年挤不出时间,现在尽量多运动,就是出出汗。”郭局显然打开了话匣子。
时间已晚。待最后一局落定,郭局仍有些意犹未尽。但我们依然挥手道别。
回房间躺在床上,郭局别别扭扭的动作还浮现在脑海,那件靓丽的运动短袖仍在眼前晃动。对新生事物保持浓厚兴趣,大大方方做自己,可能是这场偶遇的乒乓球赛对我的启示。
我们有时候往往自我设限,过多地考虑面子和别人的感受乃至评价,瞻前顾后而无果,象极了前俄国作家契诃夫所写的,我们都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很多时候都生活在无形的面具里。
有时候,遵从自己的内心,做无拘无束的自己,真的挺好!
2020.7.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