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作文:苏州高三语文8校联考作文(笨路与近路)
(2018-05-24 13:51:15)
标签:
范文笨路与近路 |
分类: 教育教学之思 |
审题分析:
个人认为,第一句话写起来易上手。“笨路”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是指或漫长、或艰难、或漫长艰难但效果显著、效益持久的路。真智之士往往不会选择“终南捷径”。
下水作文:
民国十五年冬天,胡适在寒冷的欧洲给好友徐志摩写了一封火热的信:“不妄想天生狄克维多来救国,不梦想捷径而决心走远路。——打百年计划!”中国式的聪明人,一听“百年”头就大了:什么?这要等到猴年马月?这路子太笨了,太笨了!
他们似乎忘记了,松树之所以坚固,是因为生长周期长;速成杨之所以被广泛栽种,只是因为出材快。但当需要栋梁之时,没有人考虑聪明的速成杨,人们的眼光不约而同地望向笨笨生长、坚韧向上的松树。胡适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智者,其人生关键处的选择之准,让后人称道。就连智慧如胡适者都力主“百年笨路”,平凡的你我何必成天想着“聪明近道”。
智者行笨路,黠者求捷径,往往而是。美国的最新款战斗机F35,竟然连续试飞测试十一年。乍一听,美国人也够笨的,怎么就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精力!细思之,人家那叫真聪明——因为心急喝不了热粥。但过于聪明的某些中国人往往更向往“短、平、快”。
中国汉语拼音的提倡者之一的王照,曾真诚地相商于权力控、野心家康有为:我们先不搞变法,而是要扎实地搞教育;不出百年,中国必强。(此为笨路也)果然,康有为不屑地说:来不及了。康圣人是聪明过头反而傻,竟然误认为“变法”甚至幻想以“矫诏”发动政变才是最佳路子。从世俗眼光看,后者确实速度快,一旦成功了,立竿见影。但康圣人没有想过,一旦失败,满盘皆输。而走教育之笨路,竟然一时慢,但效果持久,绝无赔输之虞。
笔者如此提倡“笨路”,并不是否定所有的近路。例如,在经济大潮中,你发现有桥或有船,那你就不必再摸着砖头、抱着石头、扛着枕头过河。倘若你一味坚持后者,那真的是傻瓜笨蛋了。而那些快速过桥者倒是聪明人。当年的“黑船事件”之后,日本的教育界、军事界、银行交通界,立刻全盘西化,抄了近路奋起直追。反观清政府仍是坚持老牛拉破车,愣是——阳关近路他不走,地狱远径他偏行。
走“笨路”还是走“小聪明路”、走“无效的远路”还是走“高效的近路”,有时很考验一个人的智慧;此时,你要悄悄地问问自己的隐秘动机与最终目标。但我要提醒你,你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因为“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