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二模(健康)下水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身体要健康,心灵也要健康;个人要健康,社会也要健康。维护健康是做人的责任。
能否把心灵照亮
作者:白坤峰
怕只怕你过于坚信“人之初、性本善”,那么你接着就会推导出“我本善,别人恶”。其实,嫉妒、自大、自私、趋利、掩饰等等,是人类的天性(不分阶级与性别),但是,“心灵健康”之人要多晒晒理性的阳光,而不应该永远活在天性里。
在有点宗教意识就表演得像个“精神暴发户”(熊培云语)的今天,平心而论:原罪之说还是有些道理的。也许,只有认识到“生而有罪”,才可能“活而去罪”走向健康心态。否则必会陷入“知行悖论”。龙应台回忆小学时代,国文老师一边诵读“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一边飞起一脚踢走那只在檐下静静避雨的狗。狗的惨叫让人到中年的作者揪心难忘。这位老师当然不知道自己的心灵有病——他要是真的知道就不会公然残忍了。
心灵健康不等于天生健康。反躬自问、三省吾身等传统良药,依然在保质期内。但遗憾的是,不少国人的“三省”不是朝向自己而是朝向他人,于是“三省己身”变成了“三鉴别人”,于是“反躬自问”演变成自视甚高。心灵有暗室并不可怕甚至还可以理解,怕只怕你无心求取灯光,怕只怕你身在阴影里却自以为阳光灿烂,怕只怕你经常阳奉阴违、撒谎连天、巧妙损人、躁动发狂、背信弃责、装疯卖嗲、趋众附势之余还发自内心地认为:我单纯,我善良,我高雅,我高贵,我会装X,我是无缝之蛋——可是你这样的蛋天天主动追逐苍蝇。
心灵健康不是自诩的,而是做出来的。梁启超先生大力地、主动地推荐年青的陈寅恪到清华大学任教(“他的一篇几百字的文章,比我梁某人著作等身还有用”)。其光风霁月、内外兼修的特色一展无余。换成任何一个心灵稍稍不健康的家伙,别说积极推荐,不公然打压就不错了。在狭隘嫉妒、学术圈地、“近亲繁殖”、护食独吃盛行的今天,读读民国往事佳话,让心亮一亮。
话说回来,如果你突然发现自己的心灵不够亮,那也无妨,慢病慢治呗。只要你不坚信自己完美,那么世上就有药。曾国藩毕生写日记就是持续加油点灯,“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其对心灵健康的渴望与维护,让后世感喟。
附:我的想法
第一,少写身体健康,此项几乎无人能写好。
第二,学生之所以写到中间推进艰难,是他们没有想到社会生活。
第三,此作文题非常好,能击中学生的思维盲区。
第四,我手写此作文,用时竟是85分钟。所以,不要过于指责学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