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坤峰讲红楼梦(235)那一年,我们一起写过柳絮词

(2012-08-26 11:18:21)
标签:

红楼梦

宝玉

黛玉

宝钗

诗歌

大观园

文化

分类: 白坤峰品红楼梦

你我依然在红楼(235

那一年,我们一起写过柳絮词

                      作者  白坤峰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湘云无论表面多开朗,其内心却明白自己的处境。看柳絮在飞远,她想到了自己的未来;“便偶成一小令,调寄《如梦令》”:

 

  岂是绣绒残吐,(绣绒:喻柳絮。残吐:女子织补咬断线头吐出残绒)

  卷起半帘香雾,(香雾:喻飞絮蒙蒙)

  纤xiān手自拈niān来,(女子用修长的手指把它拿起)

  空使鹃啼燕妒。(让杜鹃、飞燕嫉妒去吧)

  且住,且住!(春天不要走啊。见辛弃疾词)

  莫使春光别去。(别去:另走,去别处)

 

湘云这首词,质量还不错,透着淡淡忧虑,也带着强烈自信;有对未来悲凉的暗示,也有对美好的展望,所以,“黛玉看毕,笑道:‘好,也新鲜有趣。我却不能。’”林妹妹这话有谦虚的成分,也对未来并不自信的反映。再看探春与宝玉合写的一首:

 

李纨笑道:“……蕉丫头(探春的半首且写出来。”……众人看时……只半首《南柯kē子》,写道是:

 

        空挂纤纤缕,(柳条如缕,却难拴柳絮)

        徒垂络络丝,(柳条如丝,也难系柳絮)

也难绾wǎnjì也难羁jī,(绾、系:均表拴住。羁:缚)

        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一任:全凭它)

 

  李纨笑道:“这也却好作,何不续上?”宝玉……反倒动了兴、开了机,乃提笔续道是:

 

落去君休惜,(君:此为别人)

飞来我自知。(我:柳絮自称。此句意为:别人不知)

莺愁蝶倦晚芳时,(晚芳:晚春)

纵是明春再见,(纵:即使)

隔年期!(一年后柳絮重发时,才能相见)

 

此词也是“因人而写”,探春的上阕,就是对大家星散云飞之后的叹息,走的走,死的走,如这柳絮一样,想留也留不住。

宝玉的下阕,就是自己当了和尚之后的独白:我走了,你们不要为我可惜;我悄悄来,你们不会知道;莺愁蝶倦了,我也太累了,我们不必再见。

 

  众人……说着,看黛玉的《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粉堕、香残:喻女子死亡。百花洲在苏州)

香残燕子楼。(燕子楼在徐州,关盼盼典故)

一团团,逐队成毬qiú。(成队成球。毬同球)

飘泊亦如人命薄,(飘泊的柳絮也如我一样命薄)

空缱qiǎn quǎn(它白白地缠绵)

说风流。(白白地说它美好优秀)

草木也知愁,

韶华竟白头!(柳絮年纪轻轻竟然就白了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谁抛弃我,谁收留我)

嫁与东风春不管,(想把它交给东风,可谁也不管)

凭尔去,(任凭你飞走)

忍淹留。(怎忍心看你停留。忍:不忍。淹:留)

 

    此词直让人怆然而涕下!林黛玉就如这柳絮啊,她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每一阵风都会改变它的存在。“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徐志摩)难怪“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

宝琴《西江月》的柳絮也透着悲凉:

 

汉苑零星有限,(在汉苑里,它飘得很少)

隋堤点缀无穷。(在大运河两岸,它很多)

三春事业付东风,(春天的一切都付与东风吹走)

明月梅花一梦。(美好的一切都像梦)

几处落红庭院?(几处庭院在落花呢)

谁家香雪帘栊?(谁家窗帘沾上香雪般的柳絮)

江南江北一般同,(它飘在江南江北都是一样的)

偏是离人恨重!(偏偏离别之人看到它惆怅最重)

 

   “三春”本指早春、仲春、晚春,此时是引出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等“四春”。春尽了,一切都如柳絮般吹走。后来,贾府的离人们,再看到它时,必是惆怅最重。

 

  宝钗笑道:“终不免过于丧败。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它说好了,才不落套……”众人笑道:“不要太谦……”因看这一首《临江仙》,道是:

 

白玉堂前春解舞,(富贵家的堂前,春天理解它快乐飞舞)

东风卷得均匀。(春风把它吹得到处都是)

  蜂团蝶阵乱纷纷。(它伴着群蜂、群蝶热闹纷纷)

几曾随逝水?(柳絮何曾跟随流水而消逝?)

岂必委芳尘。(它何必把自己交给尘土?芳尘:尘土美称)

万缕千丝终不改,(它变成万缕万丝也不改其决心)

任他随聚随分。(聚合或飘散也不改其决心。他:它)

韶华休笑本无根,(大好年华不要笑它没有根)

好风频借力,(好风吹我啊吹我啊)

送我上青云!(一直把我送到高空!青云:喻社会高层)

 

众人拍案叫绝,都说:“果然(打破众人说法得好气力,自然是这首为尊。缠绵悲戚,让潇湘妃子;情致妩媚,却是枕霞(湘云小薛(宝琴蕉客(探春,今日落第,要受罚的。”

 

宝钗此诗,也是咏柳絮诗中独树一帜之作。她是自信的,她觉得自己可以生活在高层,找个好老公,幸福而富贵。

我觉得宝琴的词一点也次于湘云的,甚至比湘云的更深情而自然,其中的两个问句更是很好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为何评委们却不看好呢?不解。

高兴之余,她们“忙趁东风放纸鸢”,中国迷信认为:将风筝放走,可以带走晦气,故大家都不捡拾风筝。但阿富汗正相反,飘落的风筝代表幸福吉祥,大家都追逐着、争抢着。请读者们看看《追风筝的人》这本畅销小说吧,你也会为那片多灾多难的土地而流泪、为不懂忏悔与赎罪的中国人而羞愧。

 

黛玉听说,用手帕垫着手……接过yuè(绕丝、纱、线等的工具来。……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

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笑道:“我们姑娘越发小气了……姑娘不放,等我放。”说着……咯登一声铰断(剪断,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那风筝飘飘摇摇……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

 

好心人都在祝福黛玉的病早早好起来,只是天不遂人愿,中医确实难治肺结核。

许多年之后,再看到柳絮飞的时候,宝玉、宝钗、探春、湘云、宝琴还会想起这些词吗?他们会用怎样的方式祭奠化为芳尘的黛玉、迎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