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坤峰讲红楼梦(160) 真真假假的赖嬷嬷

(2012-03-01 15:44:27)
标签:

红楼梦

王凤姐

赖嬷嬷

周瑞家的

宝玉

教育

分类: 白坤峰品红楼梦

你我依然在红楼(160)

         真真假假的赖嬷嬷

            作者 白坤峰

(内容见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第十六回中的赵嬷嬷是个很精明的老太太,她充分利用了热情奉承与大智若愚,帮两个儿子搞定了工作。而在本章回,更精明的赖嬷嬷正式地粉墨登场了。

  赵嬷嬷与赖嬷嬷相同之处太多了:都很精明,都很会来事,都很有眼色,都长于讨好主人,都长于滔滔不绝,都长于真真假假。但区别也有:赵嬷嬷是谈笑风生型,赖嬷嬷是絮絮叨叨型;前者更注重奉承,让贾家沾沾自喜;后者更注重感恩,让施恩者心情愉快。

  赖嬷嬷第一次出场是在第四十三回,她幽默地打趣凤姐,接着又在第四十四回的王熙凤生日酒会上,她带头给凤姐敬酒,表现也很抢眼。但上两次是配角,本章回中她成了主角:

 

  说着才要回去,只见一个小丫头扶了赖嬷嬷进来。凤姐儿等忙站起来,笑道:“大娘坐。”又都向她道喜。赖嬷嬷向炕沿上坐了,笑道:“我也喜,主子们也喜。若不是主子们的恩典,我们这喜从何来?昨儿奶奶又打发彩哥儿(彩明赏东西,我孙子在门上朝上磕了头了。”李纨笑道:“多早晚(什么时候上任去?”

  赖嬷嬷叹道:“我哪里管他们,由他们去罢!前儿在家里给我磕头,我没好话,我说:‘哥哥儿(小伙子,你别说你是官儿了,横行霸道的!你今年活了三十岁,虽然是人家的奴才,一落娘胎胞,主子恩典,放你出来,上托着主子的洪福,下托着你老子娘(父母,南方方言,也是公子哥儿似的读书认字,也是丫头、老婆(老仆女奶子(奶妈捧凤凰似的,长了这么大。你哪里知道那‘奴才’两字是怎么写的!只知道享福,也不知道你爷爷和你老子受的那苦恼,熬了两三辈子,好容易挣出(赚出来你这么个东西来。从小儿三灾八难,花的银子也照样打出你这么个银人儿来了。到二十岁上,又蒙主子的恩典,许你捐个前程(付钱取得做官资格在身上。你看那正根正苗的忍饥挨饿的要多少?你一个奴才秧子,仔细折了福!如今乐了十年,不知怎么弄神弄鬼的,求了主子,又选了出来(被上级选中而去当官。州县官儿虽小,事情却大,为哪一州的州官,就是哪一方的父母。你不安分守己、尽忠报国、孝敬主子,只怕天也不容你。”

 

  赖嬷嬷的自述,其实就是一部“奴隶成功史”,赖家是三代在贾府式作,头一代的赖爷爷赖嬷嬷是奴才,吃苦受累又加上做事灵活,到了第二代赖大赖二就当上了管家,第三代赖尚荣就做官了,当然也得益于贾府的高平台。

  第一代都不容易,“你哪里知道那‘奴才’两字是怎么写的!”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也是爷爷时代移民美国的,也是第三代才大获成功的,骆家辉说:我家离白宫只有几百米远,但走进白宫我家用了三代时间。当然骆家辉与赖尚荣的成功走得不是同一条路。

  赖嬷嬷说了很多,从爷爷辈说到孙子辈,从孩子小时候说到现在,好像絮絮叨叨其实中心思想极为明确,句句紧扣主旨——感谢贾府,感谢组织,知恩图报,爱国守法。

  老太太反复强调贾府对孙子的照顾很多:免了奴才身份,给了读书机会,给了好的生活待遇,最重要的是帮助跑官要官。

  赖嬷嬷很知足了,“那正根正苗的”却挨饿的官员后代们好多啊,但自家的奴隶的孩子却当官了,回首三代努力,老太太当然有感叹了。明清时代的官僚制度也有不合情理之处,官员的孩子怎么能让人家挨饿呢,很不人道。

  《清史稿·选举志》记载,捐纳有好几种,其中最主要有两种,一是“捐实官”;二是“捐前程”,付了钱就取得了做官的资格,等待补缺。后者的可操控性量更强。

  赖嬷嬷精明处还在于,虽然混得不错,但很谦和,深得贾母王凤姐的喜欢。而且,赖嬷嬷也以贾府主人翁的态度对待一切人,包括对贾宝玉,也装出一幅“公事公办、为贾府未来着想”的样子:

 

  平儿斟上茶来,赖嬷嬷忙站起来接了,笑道:“姑娘,不管叫那个孩子倒来罢了,又折寿我。”说着,一面吃茶,一面又道:“奶奶不知道。这些小孩子们全要管的严……”

因又指宝玉道:“不怕你嫌我,如今老爷(贾政不过这么管你一管,老太太护在头里。当日老爷小时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老爷小时,何曾像你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了?还有那大老爷(贾赦,虽然淘气,也没像你这扎窝子(钻到房里不出来的样儿,也是天天打。还有东府里你珍哥儿的爷爷,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如今我眼里看着耳朵里听着,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像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管的到三不着两的(不分重点,颠三倒四,北方特有方言。也叫到二不着两。他自己也不管一管自己,这些兄弟侄儿怎么怨的不怕他?”

 

  赖嬷嬷虽然没有读过张二江同志撰写的《下级学》,张二江也未必读过《红楼梦》,但二者在讨好上级方面还确有一定的相似处;只是前者是自发的,后者是自觉的。

  以上一段,还如实在写出了中国的教育史,那就是打,狠打,用爸爸教育自己的方式再狠狠地教育儿子。

  大家现在知道为什么知道贾赦、贾政管理孩子下手狠了吧?那是因为他们的爸爸当年打他们下手狠。大家再想想为什么贾珍动不动就斥骂儿子贾蓉了吧?他也有家族影响。只是贾珍从没有想过如何端正自己的言行,只知道孩子不得这样不得那样。呵呵,不止一个贾珍如此,我亲眼见到的也多了去了。

  中国家长最愚蠢、最凶狠的心理就是:我一定要像我的爹妈。(好在宝玉完全抛弃了父辈的做法)

 

  正说着,只见赖大家的(赖大的媳妇来了,接着周瑞家的、张材家的都进来(报告事情。凤姐儿笑道:“媳妇来接婆婆来了?”赖大家的笑道:“不是接她老人家,倒是打听打听奶奶姑娘们赏脸不赏脸。”赖嬷嬷听了,笑道:“可是我糊涂了,正经说的话且不说,且说陈谷子烂芝麻的混捣熟(瞎捣鼓。因为我们小子选了出来(外任当官,……我想,……托主子洪福,想不到的这样荣耀,就倾了家,我也是愿意的。因此吩咐他老子(即赖大连摆三日酒、……一台戏,请老太太,太太们、奶奶姑娘们去散一日闷,……也是托着主子的洪福一场,光辉光辉。”……凤姐笑道:“别人不知道,我是一定去的。先说下,我是没有贺礼的,也不知道放赏,吃完了一走,可别笑话。”

 

  王凤姐三句话不离吃,赖嬷嬷三句话不离感恩,都很有特点。赖大、赖二只是贾府的管家,就已经如果有钱了,可叹。

  王凤姐一直在笑。但接着一件事,让我真的大吃一惊,我没有想到周端的儿子竟然敢在王凤姐的生日宴会上闹事:

 

  赖嬷嬷……方起身要走,因看见周瑞家的,便想起一事来,因说道:“这周嫂子的儿子犯了什么不是búshi,撵了他不用?”凤姐儿听了,笑道:“正是我要告诉你媳妇(此为儿媳妇,南方习语,事情多也忘了。赖嫂子回去说给你老头子(即赖大,两府里不许收留他小子,叫他各人去罢。”

  赖大家的只得答应着。……凤姐儿道:“前日我生日,里头还没吃酒,他小子先醉了。……他倒坐着骂人,……打发彩明去说他,他倒骂了彩明一顿。这样无法无天的忘八羔子,不撵了作什么!”赖嬷嬷笑道:“……奶奶听我说:他有不是búshi,打他骂他使他改过,撵了去断乎使不得。他又比不得是咱们家的家生子儿(家养奴隶的孩子,地位低,他现是太太的陪房(家的孩子) ……不看他娘,也看太太。”凤姐儿听说,便向赖大家的说道:“既这样,打他四十棍,以后不许他吃酒。”赖大家的答应了。周瑞家的磕头起来,又要与赖嬷嬷磕头,赖大家的拉着方罢。

 

  此时,王凤姐还在笑,发自内心地笑,她觉得处理周嫂子的儿子很简单,甚至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赶走就是了。她误认为周瑞家的的儿子只是酒后失态。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权力也不小,面子也不小,但在王凤姐面前也只能低三下四。这对统治者来说,并不是好事!只是王凤姐想不到这一点,当然,很多人也想不到这一点。

  周瑞家的久在贾府,难道还不知道凤姐之威吗?但她的儿子竟敢在凤姐的生日宴上大闹且听不进凤姐的批评,大家说正常吗?我猜测,那一定是出于重大利益分配不公所致

  贾府没有法制,开除或者不开除全凭领导的态度。(但王凤姐毕竟还给了那个小伙子一次机会。敢于冒大不韪、假传圣旨开除仆人是晴雯,此为后话)

  曹雪芹匠心独运,在凤姐生日宴会时又安排了这件事,用意颇深。贾府的危机,从下层、从内部、从家庭全面爆发了,只是贾母、王凤姐都没有意识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