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坤峰老师的唐诗之旅    作者徐樑(青年名师)

(2012-01-08 08:34:52)
标签:

唐诗赏析辞典

文化

分类: 白坤峰身心品唐诗

感谢徐樑老师为拙著写序                   

           白坤峰老师的唐诗之旅 

                             作者  徐樑(青年名师)

  一壶茶,一张琴,两个高谈阔论的人——我和白坤峰老师。

  一个很偶然的机缘,我们相识。如果放到唐代,那就是因为我在友人的书房发现一卷诗文,而寻到了作者;现在呢,则是借助于网络博客,而看到的系列博文便是白坤峰老师的这部《身心品唐诗:与唐诗的心灵对话》。

 

  这部书其实是属于他个人的“唐诗之旅”。跟着白老师神游于唐诗天地,时而在星月微光之下见到沉吟的杜甫,时而听到竹林传来王维的弹琴长啸,时而又进入李白那酒气熏天的酣梦:这样的旅游够带劲儿吧?然而,正如我在自己的旅途中所感悟到的那样,我更愿意去品尝的,恰恰是旅途中不为人知的艰辛——我相信,只有明白这一点的人,才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旅游。

 

  他是山东人,鲁西南人,早年从没有想过离开故土的他却在2005年绝决地离开了执教十年的县中去了苏南小城张家港,临行他为自己写一首诗:

           “短衣简囊别故乡,

            怅望江南雁几行。

                       登程自斟一杯酒,

                       好暖人生万里霜!”

但张家港的教育环境也很不适合他,他不是一个“入乡随俗”的人,更不是一个“盲目适应环境”的人,换了两所学校之后,又凭个人奋斗转投苏州。都市相对小城往往更宽松、更包容、更多元、更有机遇,这就够了。他的真正的阳光心态,很值得过于一帆风顺的人们敬佩。世界给了他不少磨练,但他向往的还是真诚与明朗。正是因为如此,他对唐诗的体会才比一般人深刻、固执、细腻。

 

    诗是否能够翻译?这实在是一个争来争去不可能得出答案的问题。白老师没有参与争论,他只是一首一首地译,居然还被他硬生生地走出一条小路来!辛苦得很,而且还未必讨好,不是么?但是反过来说,人所未发之见,我窃得之,不可谓非人生之大乐也!

    在品李贺的《将进酒》时白老师说:“我不隐瞒自己才疏,前几年我才读到此诗。但一下子,他的绝望就弥漫到我的心灵,我想陪他醉一场。”这段话我相当喜欢。白老师是坦诚的,而我则应感到了惭愧,虽然我是古代文学硕士毕业,却并没有太多留意到李贺这首诗。我只是远远地看过,只知道那里有这么一片山水,却从来没有如白老师这样贴近——愿与李贺同醉一场。

 

    或许地上本没有路,或许你走出的路终归荒芜,然而在你走的时候,你一定会自豪于自己的脚印:一步一步,满是犹豫,同时也满是坚定;满是沉重,同时也满是希望。而这一步一步的脚印汇总在一起,对于白老师来说,便是眼前的这一部“身心品唐诗”。

    茶慢慢浅了,再倒一杯。在日本经历茶道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每个人都必须低下头弯着身才能进入房间——据说是因为在房间里,无论人与人之间究竟有多大的差别,对着眼前的一杯茶时便只是同样的人。我本无资格为白老师的书作跋,承白老师抬爱,且作此文,愿与各位读者一起品品白坤峰老师的唐诗之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