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坤峰讲红楼梦(33)秦可卿之死 满足了中国人的窥阴癖

标签:
红楼梦秦可卿王熙凤文化 |
分类: 白坤峰品红楼梦 |
你我依然在红楼(33)
(内容见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第十回,《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张太医虽不明原因,但一眼也能看出秦可卿是“心病”而不是“身病”。这种慢性自杀足可以证明她承受的精神压力之大。
现在,她死了。中国人的兴奋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对这位白领丽人之死的兴奋溢于言表。(旧时虐待女人的游街,同类们同样去高兴围观)猜测着想象着各种细节,它不仅养活了一批红学家,也极大地满足了中国民众的窥阴癖。至于一具生命的逝去本身,却没有人在意。
这是秦可卿的第二次悲剧。
在后世的兴奋中,宝玉初闻噩耗突然吐出的那一口血,如鲜艳的桃花,永远衬托着我们的卑鄙与阴暗。
“贾府影帝”贾珍的表演,可谓出神入化,至少可以获奥斯卡提名。“贾珍哭的泪人一般,正和贾代儒等说道:‘合家大小,远近亲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说着又哭起来。”
怎么才能表现悲伤,当然是大操大办。没有钱的中国人尚且如此,有钱的贾珍更是如此如此。
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然后停灵于会芳园中,灵前另外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对坛按七作好事。
贾珍……亦发恣意奢华。看板时,几副杉木板皆不中用。可巧薛蟠来吊问,便说道:“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板:北方方言,棺材),叫做什么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作了棺材,万年不坏。”贾珍听说,喜之不尽,即命人抬来。……大家都奇异称赏。……贾政因劝道:“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此时贾珍恨不能代秦氏之死,这话如何肯听。……只这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
秦可卿丧事的风光无限与后来贾母丧事的寒怆勉强形成了鲜明对比。秦可卿之死,标志着贾府大厦塌了一角且无法修被;贾母之死,标志着贾府大厦彻底坍毁。
“乱烘烘人来人往,里面哭声摇山振岳。谁知尤氏正犯了胃疼旧疾,睡在床上。”这一看就知道很不正常:儿媳妇死了,丧事正忙,当婆婆的尤氏竟然胃病复发就不能问事了;不要说胃病,就是得了胃癌也要打起精神才是正理。
如此多的达官贵人来吊唁,老婆尤氏却不能问事,(其实是心烦不想管事)贾珍生怕亏了礼数,让人笑话。怎么办?到哪里去找现成的得力大管家?
时势造英杰,贾府的女牛人王熙凤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