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唐神曲 李贺心——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2009-07-01 17:08:51)
标签:

唐诗赏析敦煌

文化

分类: 白坤峰身心品唐诗

总标题:也许有一天,你也会遇上这首唐诗(65)

              大唐神曲 李贺心

                  ——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作者  白坤峰

    “繁花满天,情溢江海,弦歌动地,诗惊鬼魂”的大唐离我们远了,奇如天籁、美到极致的音乐更是随风而逝,一去难寻,幸亏有多情的诗人描绘下它们的匆匆背影,让我们透过时空的帷幕,用心灵聆听。这其中就有诗中奇葩――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大唐神曲 <wbr>李贺心——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李凭箜篌引(李凭:唐朝音乐家。引:文体)

                   唐朝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吴丝蜀桐:指箜篌材料名贵。张:演奏。高秋:高远的秋天)

空山凝云颓不流。(空:表示静。凝云:云不动。颓:停止)

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舜的妃子娥皇、女英,舜死,二女哭泣泪洒竹子,是为“斑竹”。素女:神女,善长音乐)

李凭中国弹箜篌。(中国:此指长安)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唐都长安的十二个城门)

二十三丝动紫皇。(二十三丝:指箜篌。紫皇:玉皇大帝)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写音乐效果:石破天惊,狂风大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神妪:老神女)

老鱼跳波瘦蛟舞。(使老鱼跳,使瘦蛟舞。那些小鱼、胖蛟更不用说了)

吴质不眠倚桂树,(吴质:应为吴刚,月宫中伐桂的那人)

露脚斜飞湿寒兔。(露脚:露水。寒兔:月宫里的玉兔)

 

 

          李凭箜篌引(李凭:唐朝音乐家。引:文体)

                本朝  白坤峰  

    (目前,我还没有能力翻译此诗,大家多原谅)

 

大唐神曲 <wbr>李贺心——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此诗大约作于唐朝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很小的一个官,哈哈,当时“京官”的可不像今天的“京官”再小也风光。李凭是梨园弟子,男的,纯爷们,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

    艺术家、体育选手能成为名星的时代,一般说还是较好的时代。李凭,只凭着善弹箜篌而名噪一时,不容易;至少,当时的皇帝懂音乐重艺术,不容易。

    李贺,人称“诗鬼”,唐代天才的浪漫主义诗人。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比李白更“浪”。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开篇宏伟,动人心魄。碧蓝高远的秋空为幕帐,辽阔苍茫的大地为舞台,吴丝蜀桐的名贵箜篌飞泻出仙乐神曲。秋风萧瑟,声传江南,斑竹丛中,娥皇女英第二次洒泪;竹声萧萧,乐声阵阵,一波一波涌来,善于鼓瑟的女神素女,也为凄美的乐声而悲苦,也为自己技艺不及李凭忧愁万端。天地为之静穆,人神为之动容。在尽情渲染,极力衬托之后,作者突然亮出谜底“李凭中国弹箜篌”——原来是音乐家李凭在大唐长安弹奏箜篌!高耸的城楼、延绵的大墙、崔嵬的宫室、挤挤的人群,都静静地谛听忽喜忽悲、忽泣忽笑、忽春忽秋、忽冷忽暖的音乐。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此联真是惊得鬼夜哭的绝妙之笔!你听过玉碎的声音吗?那肯定是既想听又不忍听,既奇美又让人心碎的声音,此时听箜篌就如同提心吊胆等待着一声声昆山玉碎,既想无休止地欣赏,又为一听便逝的乐声痛心。“昆山玉碎”四个字,写尽了听众的矛盾心理,从而衬托了乐声的精妙绝伦。你听过凤凰的长鸣吗?那肯定是集百鸟歌喉于一声!凤凰难现声难遇,人生能听得几回。李凭的箜篌就是集天籁于丝弦,声如凤鸣,有幸听者能有几人。

    乐音如潮,草木有情。弹到悲凄,美丽的芙蓉忽然泣泪,如露如珠;弹到欢快,芳香兰草笑如银铃,不绝于耳。“芙蓉泣露兰草笑”――多么美妙的通感!李贺用想象之笔绘下难以言传的感受。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暮色四起,但山水不动,人群不散,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十二门的长安笼罩在寒冷之气之中。丝丝凝情,直上九霄,被惊动的天帝也久久沉浸其中。而女娲竟然忘了补天的职责,“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五色石突然碎裂,霹雳一声,石破天惊,烟尘狂风逗引着秋雨上下翻飞。

  把音乐的效果写到这个程度,似乎已经登峰造极了,但李贺逞其诗才,愈写意远,愈写愈奇,令人叹为观止。“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刚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从山写到水,从地写到天,从听众的幻觉中,仿佛李凭在神山教善箜篌的神妪成夫人演奏,乐声是一切生灵如痴如醉,因得衰老的鱼、病瘦的蛟跳跃起舞,老弱病瘦尚且如此,年青健壮者又是怎样疯狂,便留给读者想象了。夜阑人静,月上中天。乐声太美,月宫里的吴刚无法入眠,如水的月光中,倾听顺光传来的大唐音乐,箜篌声声心弦触动,他忘情地听着,忘记了被罚砍树的任务。露脚斜飞无声无息,玉兔早湿,原来它也听傻了,皮毛生寒浑然不知。

 

  大唐神曲!让人神往千年!

  我想起一个人——席臻贯。席臻贯(1941---1994)他为了破译唐朝的敦煌乐谱,忍苦忍累忍贫忍气,英年而死。

  昆山玉碎凤凰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