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标题:也许有一天,你也会遇上这首唐诗(61)
美丽风景未必全是美丽心情
——王维《山居秋暝》赏析
作者:白坤峰
林贤治说的对:“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至踪影全无时,便是古来的隐者。……风景使人在静止和优雅中瘫痪,隐遁和沉迷,惟灵魂使人奋起,逼进,正直地站立着。”
中国人一说到风景就大叫“美、静、洗尽凡心、安慰灵魂”,对,很对,可是,还有别的吗?有没有忧伤、悲凉、似喜实悲?
那么王维呢?他凭着不沾烟尘气的风景诗,赢得了“诗佛”的称号。可是,假如你注意到他早年的《少年行》、《老将行》的意气风发,你可能会明白,风景对于有志者来说,可能是一种煎熬。
我以为,他的《山居秋暝》是唐朝的《荷塘月色》,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几乎等于王维的《山居秋暝》。
岳飞笔下的风景是“好山好水看不尽,马蹄催趁月明归”,戚继光的风景是“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你能想象二位将军在月下念念有词“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吗?
而王维早年的风景也多为大风景,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如“唯有相思似春色”,而他的中晚期的风景则过于纤细——心灵窄了。
而中国常常是把悲剧当成喜剧读,竟然为王维自豪起来。
一声苦笑。
山居秋暝(秋天的傍晚)
唐朝 王维 作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浣:huàn洗衣)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让春天的花朵随意远去吧)
王孙自可留。(王孙:敬称,相当于今天“老总”)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山”可不是真空,山林繁茂,泉水清洌,浣女渔夫,一派世外桃源之象。初秋山雨初下初晴,空气更加清新,令人眼清心净。哈哈,我也想去,如果没有生活的责任与压力的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秋夜明净,皓月当空;银亮的月光从苍翠青松枝间静静洒落,而山泉却淙淙叮叮流在洁白山石上,在月下随波滟滟。此二句是中国山水诗中的极品,看似轻轻写来,实则功力深厚,诗中有画,动静浑然,声形并存,非高手不能为之。真美啊,我也想去,如果山中安全的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欢歌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朴实的农家少女们结伴洗衣,说笑打闹着回来了;如玉的碧水有了水波、亭亭的碧荷向两旁披分,原来是夜渔小舟悄然划破了水面、月色、荷荡的宁静与完整。“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傅如一)
最后作者一声快乐地直抒胸臆:“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让春天的花朵随意远去吧,这秋山秋林中正好隐居。王孙是“贵族”之意,当然,它只是一个敬词,相当于今天称“老板、某总”一样。哈哈,我也想隐居,如果不缺钱的话。
我按“美”的意象来翻译吧,不败读者的兴。
山居秋暝
本朝 白坤峰 译
空灵、空寂的秋山新雨轻撒之后,
又到了清凉清新清静的入夜时候。
圆圆的明月枝间而泻,天无纤尘,松枝浓翠,雨珠剔透,
清清的泉流轻叮白石,吻你眼睛,吻你脸颊,吻你的手。
秀竹喧动,村中浣衣美眉,衣发溅湿,笑语盈袖,
莲叶田田,谁家渔舟破碧,桨声欸乃,荷花含羞。
春天已逝,新秋正好,
我的朋友们,你是否愿意在此淹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