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匆匆太匆匆——杜甫《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赏析

(2009-04-02 10:41:10)
标签:

文化

分类: 白坤峰身心品唐诗

总标题:也许有一天,你也会遇上这首唐诗(57)

        匆匆,太匆匆

          ——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赏析

                  作者:白坤峰

    2005年,我35岁,重读《滕王阁序》,我动情而作《写给王勃弟弟》——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时不我待微志难酬。

    2009年,我39岁,依然一事无成,仍然在路上。犹记少年时第一次读朱自清的《匆匆》,心惊肉跳——时间如流水,不,比流水更可怕!流水还有声有形。而今,时光汩汩流走39年,心却平静了。是虱子多了不痒吗?

  一位朋友发短讯给我:“最美好的年华过去了。”这也是我的感受,我亲自送走了许多宝贵的岁月。江南海棠正开,油菜花正开,桃花杏花樱花正开。年年岁岁花相似。

  时间,对于想做点事业的人总是一种巨大的讽刺与威胁。

  我浏览《朱自清评传》,看他39岁那年写的诗:

            

      盛年今已尽蹉跎(盛年:壮年。蹉跎:虚度)

      游骑无归可奈何。(在外飘泊不能回乡无可奈何)

      转眼行看四十尽,(行:将要。)

      无闻还畏后生多。(无闻:没成就。后生;年青人)

 

  平心而论,在当时那个真大师云集的时代,朱自清称不上“文化大师”,他与同时代的胡适、郁达夫、朱光潜相距不少。

  但他的苦闷与急切我可以理解,不仅仅因为我也39岁。当然,他并不颓废,他仍然写诗鼓舞别人也鼓舞自己:

             同学少年,同学少年,一往气无前,……

            切莫逡巡,切莫逡巡,岁月不待人。

 

  我想起一千年前的贫病交加之中的杜甫写下的悲叹,那是我们永远不想经历的惨痛。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

                       (乾元:唐肃宗李亨的年号。同谷县;今甘肃成县)

                 唐朝  杜甫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作者此年48岁)

      三年饥走荒山道。(饥走:在饥饿中飘泊)

           长安卿相多少年,(卿相:大官。少年:青年)

      富贵应须致身早。(致身早:应早得到。愤激之反话)

           山中儒生旧相识,

      但话宿昔伤怀抱。(宿、昔:原来。怀抱:内心)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七歌:共写七首。终曲:最后一首)

      仰视皇天白日速。(皇天:苍天。白日:光明的太阳。速:快速移动)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

                           本朝  白坤峰 

             身为男儿却至今不成名,而身体已衰老,

             全家多年忍饥挨饿,飘泊在荒山野道。

             京城当了大官的多是年青人,

            (可叹我以前奔走多年不得一件小官袍)

             对啊,当官当官最好要趁早。

             甘肃山中的那读书人,是我的旧相识,

             说起往日便内心悲凉,彼此把泪抛。

             叹息我只能写七首诗记录惨痛,此诗作为终了,(liǎo)

             仰头看苍天,看太阳急速下落,

                         又是一天虚度,不敢想明朝。(zhao)

 

    乾元二年(759),杜甫四十八岁。七月,他自华州弃官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十月,转赴同谷县(今甘肃成县),在那里住了约一个月,这是他生活最为困窘的时期。一家人因饥饿病倒床上,只能挖掘野红芋(野地瓜)来充饥。诗人写了《同谷七歌》,以是为第七首,最后一首。

    杜甫一心想当官,想为社会做些事情,当然也有为自身立名之愿。他想当官,因为“当官是检测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中国当官是靠上级还不是靠选票,“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很可惜,杜甫属于“说你不行”的那种。不能说杜甫没有治国之才,也不能说他有治国之才,反正,历史没有给他机会。机会与才能同样重要。

    李白没有当上官,那叫“穷”,杜甫不仅“穷”而且“贫”而且“赤贫”而且全家也跟着“赤贫”,作为男子作为一家之长,也真难为他了。

    然而,在这样的困苦中,杜甫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早年的梦想——做点事业,为社会也为自己。

    这就叫圣人,应该得到敬重。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一声悲叹,太多感慨。六年后,他再次悲叹:“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莫相疑行》)

    而我,不想只是叹息,还要前行。

    鲁迅专门请书法家乔大壮为自己写对联,来提醒自己抓紧时间:

                 “望崦嵫而勿迫,

                 恐鹈鴂之先鸣。”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希望太阳不要落得太快,担心杜鹃先鸣又是一年春天到来。

    我当然更要努力,至少对得起时间,至少为自己做个榜样,不求人知。

    山东省高密一中的校训是“为四十岁做准备”,看来,人生可以重新开始。

    微笑在江南吧,又是个满是鲜花的时节。

                          2009年4月1日星期三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