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不服气——刘禹锡《游玄都观二首》赏析
(2008-09-29 19:44:47)
标签:
文化 |
分类: 白坤峰身心品唐诗 |
总标题:也许有一天,你也会遇上这首唐诗(24)
——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赏析
作者:白坤峰
“我是个蒸不熟、煮不烂、鎚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腕豆。”能说这话的关汉卿,是个汉子。唐朝的刘禹锡,也有这个倔强劲头儿,虽然因为参加政治革新遭受打击,但在表面上,他比柳宗元强,虽然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悲凉处境,虽然事实上他对自己的贬官身份非常敏感。
《唐之韵》说:“刘禹锡不仅心胸比较开阔遇事能想得开,而且有一股不服气的倔劲儿。”但是,我认为,此话第二句对,第一句很错误——所谓看得开就是认命了就是毫无办法而只能开朗。
中国人就是缺少他的犟劲,中国人太聪明也太现实,我亲眼看到中国人嘲笑这种自讨苦吃的犟劲,由此我知道:一些中国人离“人”还能远,尤其是在尊严方面。
刘禹锡被贬到湖南常德,十年,被召回长安后,因到玄都观去赏桃花,写了一首惹祸的诗。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唐朝
紫陌红尘拂面来,(紫:草木多。陌:大路。红尘:尘土多。)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观:读四声;玄都观;道观名)
尽是刘郎去后栽。(刘郎:刘禹锡自称)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本朝
大路人比蝇多,扑面是尘埃,
趋之如鹜,可笑,都去看桃花盛开。
满朝新贵,人模狗样,像桃花一样红火,
哈哈,都是我刘郎被赶出长安后才爬上来。
其实就是这样的,那些当官的,对我们有时如狗一样凶恶,我们虽然只能忍气吞声,但我们因为了解其德性、底细而蔑视他们。他们也知道我们了解其德性,所以,他们一旦看到这样的讽刺诗,立刻就受不了。
当时的官员,定刘禹锡个“诗语讥忿”的罪名——非法制国家的特色罪名。于是刘禹锡又被贬到更远的广东连州。
又是十四年,等他五十七岁再回到长安时,玄都观里的桃花已荡然无存,只剩下青苔斑斑,百姓们种的菜花在开。这老先生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本朝博主白坤峰从心里羡慕他。“其实,做人就该有这么点倔劲儿,何必厚道得左脸挨了打再把右脸伸过去呢。”(《唐之韵》) 我记得汉朝的李陵将军写过“丈夫不能再辱”,就是说,男子汉不能向过去的敌人示好,那相当于第二次侮辱。
再游玄都观
唐朝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种桃道士比喻打击革新运动的当权者)
前度刘郎今又来。
诗前有作者刘禹锡的一篇小序:“……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
还是轻蔑的嘲笑,还是不服气的冷笑,还是依然故我的刘禹锡,真让人敬重。从此中国多了一个成语——前度刘郎。
再游玄都观
本朝
百亩的庭院,半是荒凉青苔,
桃花没了,全是廉价菜花开。
当年风光的大官,今天你们在何处,
老子又回来了!哈哈,刘郎又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