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的风景浸着悲凉——柳宗元《渔翁》赏析

(2008-09-06 11:33:45)
标签:

文化

分类: 白坤峰身心品唐诗

总标题:也许有一天,你也会遇上这首唐诗(22)

                            他的风景浸着悲凉

                                    ——柳宗元《渔翁》赏析

                                             作者:白坤峰

             (本次日志放在《江雪》赏析的后边更合适)

  我后来才明白,伤痛只能让时间治病,除此别无他物。风景、酒、音乐、体育、朋友只能缓解伤痛。破产的伤痛只能靠发财解决,失官的伤痛只能靠当官解决,漂泊的伤痛只能靠回乡解决,而失亲、失子、失恋、理想破灭、人格侮辱的伤痛只能交给时间。

  柳宗元三十三岁时从伟大的帝国首都长安被贬到湖南永州,一呆就是十年,心情非常苦闷。有人说他心胸不开阔,这是不理解人性!!这是不知人生苦难!!诚然,性格有开朗、内向之别,但面对耻辱与不公,人都是心中不平的,只是有人能掩饰能自我调整而已。

  2001年的我,“很傻很天真”(2008年流行语),竟然认为《渔翁》这首诗是纯写风景,竟也赞同某些古人今人的“奇趣”之说。2007下半年,本朝博主白坤峰重读此诗,才彻底明白作者是用风景努力排遣伤痛与悲凉,不要忽略,此诗与《江雪》写于同一地点同一时期。

 

    渔翁

        唐朝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西岩,就是朝阳岩,)

晓汲清湘燃楚竹。(汲:汲水打水。楚竹:代表高洁)

烟销日出不见人,(烟:云雾。)

欸乃一声山水绿。(欸乃:桨声,有人说是歌声)

回看天际下中流,(直译为“中流下天际”)

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首诗意境特别清幽超远。景物既清晰,又像海市蜃楼一样不可把捉。表面上闲适恬淡,骨子里仍有一种拂拭不去的失落感。”《唐之韵》的理解与我不谋而合。

    这里的风景确实美丽,“西岩”、“清湘”、“楚竹”、“烟”、“山水绿”、“云”,连柳宗元也明白这是美丽的。

    最后二句是画蛇添足还是画龙点睛,历来争论不休,《唐诗鉴赏辞典》中周啸天先生认为应该删去这两句比较平淡的尾巴,2001年的我也极为赞同——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多好。

    本诗是有“奇趣”(苏东坡),如果柳宗元或读者真快乐的话。让我们一同想象“欸乃一声山水绿”吧:当你静静地沉浸在四周的美丽中,突然桨声一响,碰绿了山,碰绿了水;明明是被桨声惊动自己才注意到青山绿水,作者偏偏说桨如魔杖,一点,山水就绿了。

    可是,柳宗元并无真正的闲情逸致,所以,此诗没有真正的“奇趣”,假如删除最后二句,那就不是此时柳宗元了。“欸乃一声山水绿”——难道你就想不到柳宗元是呆坐许久才被桨声唤回的吗???“回看天际下中流”——水流向天际,心也流向天际,思归远方。“岩上无心云相逐”——山岩无心,可是白云有意,偏要缠绕山岩;这里的“云”就是像云一样的忧郁吧,“我”本来不想再愁了,可是愁思却如“云绕岩”一般追缠着“我”。

    柳宗元什么特别注目渔翁的形象?他的笔下,一个是独钓寒江雪的渔翁,一个是此诗中的渔翁,这个渔翁很高洁,饮的是清清潇湘水,烧水做饭的竹子都是浸过娥皇女英之泪的楚国斑竹。柳先生是否也想做个屈原被放逐到潇湘之间时在江畔与之对话的那个自由的渔父?可是,他没有机会,所以,他的风景浸着悲凉。所以,本朝博主白坤峰这样翻译该诗:

 

                     

                 本朝  白坤峰 

        渔翁夜傍西岩安眠,

        (看繁星点点,听江水潺潺,

        品风声过耳,梦花开江岸)

        清晨,汲清澈湘水,洗我腹中清心,

              烧清白楚竹,配得上我做饭。

        云烟消散,山林日出,闻声却看不见他,

        桨声一动,突然碰绿了山水,绿满眼绿满天。

        回首那长长江水、遥远天际,流去我长长思绪,

        山岩无心,可白云有情却缠绕山岩,

        我本无心再愁,可愁思无聊,又缠我心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