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标题:也许有一天,你也会遇上这首唐诗(15)
在江南遥想大唐长安春色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
作者 白坤峰
这是一首适合北方人品读的诗,这更是一首适合生活在南方的北方人品读的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朝 韩愈 作
天街小雨润如酥,(天街:长安的大路。酥:油)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绝胜:最美好。皇都:长安)
南方人怕是很难体会“春雨润如酥”的神韵,因为南方多雨,春天也照样多雨。“春雨贵如油”——那是北方谚语,那属于中原,属于长安。江南的春雨下得满心潮湿满屋潮湿满天满地潮湿,于是我常想起北方农民盼望春雨的焦急。在北方,一场绵绵春雨之后,飞扬的沙土没有了,天地一下子清爽起来,干燥的空气马上润洁起来,树木洗了澡立刻精神起来,小草很快探出小脑袋,渴水的庄稼立刻微笑了……北方人,尤其庄稼人,一见春雨,真的有一种“酥”的感觉。(北方春雨也带来春寒与泥泞)
2007年春节晚会,著名舞蹈《小城雨巷》,美则美矣,但在永远湿润、永远清新的江南,司空见惯的春雨可能不会带来太多的惊喜,我总认为,北方人导演《小城雨巷》更有爱意,让北方人读这首诗,他可能先陶醉,先酥了骨头。“杏花·春雨·江南”,这种美丽,当我在北方时常常神往不已。
这首诗是韩愈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诗,张籍排行第十八,注意,这包括堂兄弟,即本家族的所有男子,并非他的母亲一口气生十八个孩子。这种习惯在南方还有一些保留,如江南人说“我哥、我妹”常常包括伯伯家、叔叔家甚至姨家的孩子。
“天街小雨润如酥”,西北干旱,“春雨贵如油”,所以说“如酥”,可是恰到好处。
“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确实写出了早春的神韵,如中国水墨画。但是,读者们,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种景色可能不易看到。但是,这句诗的美好大家都体会到了,“早春二月,在北方,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这句诗,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引自《唐诗鉴赏辞典》)
一首绝句的好与不好全靠第三句,“最是一年春好处”,轻轻一接,再一转,引出最后一句“绝胜烟柳满皇都”。好诗!
本朝博主白坤峰坚决反对《唐诗鉴赏辞典》上把“绝胜”译为“绝对胜过”,我认为,韩愈并没有贬低春柳,也没有把小草与柳树作对比,更没有厚此薄彼,本诗是写大唐早春,并不是专门写大唐的小草。
我想象作者看完了小草之后,登上长安城楼,看到满城的柳枝已经泛绿,远望如烟云,不由一声惊喜“多么美的大唐柳树啊”——绝胜烟柳。
我之所以喜爱这首诗,因为作者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希望的早春,它能唤起我们对生活的信心。“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春天呢,无论你的生活是否如意。
也许,你一生中,没有经历过几个真正意义上的春天,但正因为如此,你才要品味一下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千年前大唐的春风春雨春色一下子辅展在了你的面前。
那个充满希望的早春二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