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明暗两重天
白坤峰
苍老的青石、更苍老的青砖、未荣的枯草在早春抖动着百年风尘。今天游人不多,人来不惊的乌鸦缓缓远去。风吹过空旷的皇家大院,好象众多灵魂匆匆而过。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一座又一座的宏伟大殿,一间又一间凝重精美的庑房从眼前流过。高耸的飞檐、厚重的墙壁、红砖、碧瓦、巨柱,共同构成了中国宫殿的宏伟壮观高大凝重。
可是,你奇怪吗,如此宏伟的大殿,包括著名的中国第一大殿——太和殿——内部都是阴森森的,透不进多少光线。外边的阳光明亮与内部的黑暗阴沉,外观的宏阔与内部的压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中国的君王对光线如此仇视呢?一个长期生活在阴森环境里的皇帝其心理必然也是阴森的,那些宫廷密谋、荒淫怪诞、凶残暴戾就是从这里先开始的。
我们坚决反对文革中提出的“拆故宫造房子”的愚蠢短视,作为古代建筑的一部分,我们理应好好保存,同时也可以让人们感受一下皇帝生活在怎样阴暗的环境里,而这种阴暗又是如何伤害了民族的进程。
可是,许多游人仍然是穿上龙袍照张皇帝像,或面对龙椅心仪啧啧。皇帝情结在中国人心中久久不散,歌颂帝王将相的电视剧长演不衰,总是民族的凶兆。
我突然想到,中国古建筑确实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表面宏伟堂皇,内里阴暗不堪;表面是仁义道德,内里是嗜血吃人;说一套,做一套;解答一套,执行一套;宣传一套,信奉一套。
鲁迅说得好:“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人的痛苦换来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
这话不仅仅用于建筑。
构思于2002年3月
定稿于2003年7月